敖箐盤腿坐在旁邊空床上,興致高昂,“要幹就幹脆往精加工的方向幹。我們那邊有個僑村,能幫忙弄到進口的裝置,要是能幫忙再找幾個師傅教一下就更好了。”
聽到她這麼說,大姐也來了精神。
她之前就擔心敖箐是隨便想想,也沒多在乎。可提到了精加工這三個字,她可就精神了。
“我給你透露點訊息吧。出去可別亂說,聽見沒?”
“是是是,我嘴嚴著呢。”敖箐往自己嘴上比劃了一下,仿著拉拉鍊的姿勢表示嘴被封住了。
大姐噗嗤一笑,也把腳盤上.床。
“市裡縣裡現在都在想辦法招商呢,海外關係最吃香了。如果你們那個村真的有海外關係,能搞到投資的話,我這邊可以跟你保證,所有的審批流程絕對沒有問題。”
敖箐一聽這話,心思立即活絡起來。
她隱約記得在她讀書的時候,這一片有兩個非常有名的養殖場。一個是養海帶的,還有一個是養鮑魚的。
鮑魚養殖不在她的研究範圍內,但海帶的養殖她曾經有過一段時間的深入瞭解。
礙於現在的科技水平,她知道的那些深加工的網紅海帶食品還沒辦法問世,但如何加工海帶絲,海帶結,免洗海帶等等方法是可以直接利用上的。
她想要在這邊立足,最好的辦法就是跟當地產生足夠深入的勾連。當她能實實在在為當地的老百姓帶來實惠帶來好處,當地老百姓也會把她視為自己人。
大姐知道她是真心想要幹這事兒,還給她介紹了一個人,讓她離開之前先去找對方要點資料回去研究。
第二天,敖箐帶著大姐給她寫的介紹信去了本地的一所大學。那位熟人就在這裡當老師。
找到人之後,對方要趕著上課,看了信也沒說其他的,只給敖箐送了幾本書,然後開了一張書單給她,最後留了一個自己的聯絡方式。
敖箐很懂事的沒有多糾纏,等自己要做的事情落實下來了,再去找他也不遲。
回到單位後先去辦公室找主任報到,再去科長那裡打了個招呼,下午直接回家休息。
回到家裡,正好小嫂子在洗衣服,看到她連忙招呼她過去。
“你可算回來了,再不回來我估計得去市裡找你去。”
“出啥事兒了?”
“出大事兒了。”小嫂子在圍腰上擦了擦手,拉著敖箐坐下,“羅指導員要調離這邊了,現在他家羅曉正跟他鬧呢,不願意跟著他爸去市裡讀書。”
“調到市裡?哪個單位?”
“單位挺好,政府部門當二把手,羅曉羅薇過去也能直接讀機關小學。不過羅曉鬧得厲害,非要留下來,他爺兒倆已經鬧了兩三天了。”
敖箐皺眉,這是羅展跟人掰手腕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