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絆跟皇上震哥是這麼說的,將來皇上定能舉行封禪大典。
皇上優秀啊,皇上有能耐啊!
如今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就是草原民族老是進犯邊疆。
王絆跟皇上震哥說,當年福康帝奪了惠武帝的皇位後(王絆跟皇上震哥無話不談,他知道皇上的真實身份),他雖然做了皇上,但是反對他的人是大有人在。
福康帝殺了那麼多大臣,其手段殘忍,群臣以及老百信是敢怒不敢言。
在福康帝統治穩定下來以後,福康帝又想籠絡人心,他五次北征,這在很大程度上轉移了人們對他篡奪惠武帝帝位的惡劣行為,也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草原上騎兵的囂張氣焰,使得邊疆在很長時間沒有收到進犯。
那個時候,有人建議福康帝做封禪大典,福康帝有自知之明,僅憑他奪了侄子的帝位這一條,他的品德就差遠了。
所以福康帝並沒有做封禪大典。
自福康帝之後,草原民族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內部戰爭,如今形成了統一,由一個叫先爺的大汗領導。
這傢伙身體強壯,作戰勇猛,他的麾下有十萬大軍,之前一直聽命於朝廷。
然而隨著他的兵強馬壯,再加上王絆貪得無厭,惹怒了這個傢伙。
王絆身在宮廷,又怎麼會惹怒先爺的呢?
要知道,先爺作為草原上的大汗,他每年要向朝廷進貢。
草原上有什麼好進貢的呢,主要就是馬匹牛羊。
他們每次來進貢,還會帶來一個經商團隊,大約兩三千人,拿著毛皮與當地百姓換一些生活用品,比如布匹糧食什麼的。
他們來進貢,皇上都會賞他們一些物資,而這些物質,是能抵消他們的馬匹價格的。
作為一個大國,他要表現的大度,不能佔草原弱旅的便宜。
因此先爺每次帶來的人都是兩三千人,皇上賞賜自然是要按照人頭封賞。
本來兩下都好好的。
但是近兩年來,由於王絆貪得無厭,胃口越來越大,向先爺提出的條件是越來越苛刻,使得先爺對他是非常頭痛。
先爺在獻來的馬匹上,只能以此充好,拿著普通的馬匹進獻給朝廷,然後再給王絆一兩百匹寶馬以及牛羊作為賄賂。
王絆說話算麼,他說行就行。
然而在去年,先爺由於實力雄厚,所以對於貪得無厭的王絆提出的條件,沒有滿足他。
於是王絆除了對皇上封賞先爺的物資剋扣,還對他們的商隊帶來的皮毛等物予以沒收。
因為他們每個人帶來的東西,那是有明文規定的,不是相帶多少就能帶多少的。
每次王絆拿了先爺的好處,那都是睜一眼閉一眼,而今卻認真起來。
先爺自然吃了王絆的虧。
於是回去後就舉兵掠奪邊關的百姓的東西,這就使得邊關告急。
王絆因為與先爺接下了樑子,他就想收拾先爺。
王絆就在皇上震哥面前吹耳旁風,說要給先爺一個教訓,讓他知道大國的厲害。
王絆要皇上御駕親征,這樣既能教訓先爺,使得他俯首稱臣,拿出最好的馬匹牛羊作為講和的戰利品,又能讓皇上震哥威震天下。
皇上若是這次戰勝了先爺,那皇上更加受到老白姓的愛戴,這樣就為皇上以後封禪,打下了伏筆!
皇上震哥年輕,好勝心強,他覺得先爺沒有點自知之明,竟敢進犯邊疆,太不把他這個皇上放在眼裡了。
於是皇上震哥就決定,要給先爺一個教訓。
皇上決定要御駕親征。
馬丫聽到這個訊息後,差點氣得沒背過氣去。
皇上震哥幾斤幾兩馬丫是一肚子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