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太太太擔心蓮兒的脾氣!
要知道,如果蓮兒長大後,被皇上看中,蓮兒嫁到皇家後,她還是這個脾氣的話,就很容易闖禍。
有些皇親不就因為妃嬪被皇子嫌棄或者犯錯被打入冷宮,而她的爹或者哥哥,會遭到牽連嗎?!
跟皇家結親,你的女兒或者妹妹得正,不能飛揚跋扈,要賢惠。
那皇后母儀天下呢,嫁到皇家你無德那哪成?皇家可不是你一個妃嬪能撒野的地方!
所以三太太自己不咋樣,但她得要求蓮兒賢惠,把蓮兒往正道上培養。
三太太放了花姐過去,讓跟隨自己多年的一個媽媽過去,對於這兩人三太太心知肚明的,她很放心,知道她們有能力,能帶好自己的閨女的。
唯一讓三太太不如意的是,蓮兒不要馬丫。
三太太私下裡觀察過馬丫,她就希望自己的女兒,也能像馬丫這樣,將來嫁到皇家後,能畢恭畢敬,也能像馬丫那樣規矩,馬丫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再有就是,三太太從馬丫身上,看到了一種不同於其他丫鬟的氣質。
三太太也說不清馬丫身上到底跟其他丫鬟哪點不一樣,但是三太太就是覺得要是蓮兒也有馬丫身上這種氣質,她就放心了。
馬丫被戎兒要走了,三太太還能不給麼?三太太覺得可惜,因為馬丫再淑女,對戎兒一點影響沒有。
三太太對戎兒也是抱有很大希望的,這希望並非說戎兒能娶到皇女,依照他們孫家目前的地位來看,還不足以讓皇上刮目相看。
但是誰知道呢?!
要知道,皇上賜婚,要麼是為了籠絡大臣,俗稱政治婚姻,要麼就是這孩子真得有才。
三太太對戎兒寄予希望,那是戎兒長大後,若沒多大本事,只要皇上還能記得三爺的功勞,會賜予戎兒一官半職的,那戎兒起碼還有點出息。
若是戎兒有些才能,那他的前途就無法估量。
要知道,被皇上惦記上的人,只要不是十分差,那一定混得很好。
所以三太太一心想讓戎兒學本領。
這本領,三太太更傾向於戎兒能多讀書,將來透過科舉走做官這條道路。
三太太並不希望戎兒走他爹的武舉之路。三爺不就是在戰場上沒了麼?!
做文官,只要不犯錯,根本就沒啥危險。
好在孫戎要比蓮兒好多了,這孩子懂事,自從他爹去世後,他就比同齡的孩子不知成熟了多少倍了。
孫戎雖然知道好歹,但孫戎他有自己的想法,他像許多男孩子一樣,對讀書並不十分地感興趣,他對武術倒是十分的感興趣。
孫戎的偶像是他爹,他爹使得一手好槍法,要不是孫化壽被對方的神箭手射中,他爹早就做了大將了,說不準三爺的官職,比孫老爺都高!
孫戎作為孫家的男兒,很辛苦,除了讀書,還得習武。
因為孫家是會武起家的,所以孫家有祖訓,只要是孫家的男兒,都得自小習武。一是為了健體強身,二是為了報效朝廷。
當然,孫家老祖宗這話有些誇大,所謂的報朝廷,其實就是走武舉這條道理,就是做將軍或者在軍中做個頭頭,說來說去還是為了做官。
人往高處走麼!
孫戎不喜歡讀書,孫戎的更多的興趣點還是在習武上。
這也不奇怪,沒有哪個男孩子會對學習文化知識感興趣的,那都是沒辦法,上有家長管著,學校有先生管著,不學不行麼!
但是要說男孩子打架什麼的,這個不需要誰教,他們天生就是用拳頭說話的。
在一起起了爭執,誰也不服誰的時候,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動拳頭。
就像在孫家,你可以不聽姐姐的話,但是你不聽哥哥的試試?他的拳頭能讓你無處藏身,被揍一頓你還得認錯,保證以後聽話!
這就是男人世界裡崇尚的武力,它是來自於骨子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