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鈴鐺花姐,主子早給她們找好了主,她們不會放這樣的丫鬟出去的,她們將來都是做姨娘的!
小翠也有這樣的想法,但因為蓮兒的問題,三太太根本沒考慮過她。
她想留下來,心裡想還能有機會接近府裡的男主子,要是萬一被哪個男主人看上了呢?!
她曾求花姐幫她在三太太面前說說話,好留下她再幹幾年,好給自己創造這樣的機會。
可是,花姐就很尷尬,這個忙她還真幫不上。花姐是這麼跟小翠說的。
“姐姐,其實你是知道的,太太她為什麼要這麼做!”
花姐說這話,就是告訴小翠,這事已經鐵板釘釘了,三太太決定的。
花姐不需要做過多的解釋,小翠會明白的。
花姐說:“這事都是因為李媽給鬧的!”
花姐把小翠不能留下的責任,推開了李媽。
李媽已經被髮配到田莊上去了,她就是多小翠不能留這一樁罪過,也無所謂。
另外,花姐又寬慰了小翠:“我們終究都是要出去的,遲走早走都得走。我也幫不上你大忙,但我在太太那裡還能說上話,到時候,我會幫你在太太那裡說幾句好話的。別的都假的,還是撈點實惠是正經,在這期間,你得好好表現,別鬧情緒讓太太看出來,千萬千萬!”
小翠聽了花姐這麼說,便死了心,她只得退而求其次,對花姐千恩萬謝,求花姐在三太太那裡美言她幾句。
要知道,花姐說句話,真的要比小翠說上一籮筐話都管用,花姐是三太太眼裡的紅人,這不是秘密,全府都知道。
三太太把花姐調到蓮兒那裡,也是為換人做了鋪墊,三太太知道花姐會做下面的安撫工作,派她到蓮兒的身邊,蓮兒身邊的人被換了,這些人也會因為花姐的三言兩語,波瀾不驚地接受她這樣的安排。
另外,蓮兒也不會鬧情緒。
三太太還給蓮兒房裡換了個媽媽,把跟自己的一個媽媽換給了蓮兒。
這樣一說,可以想見,三太太為什麼想把馬丫放到蓮兒那裡了。
花姐去,跟三太太的一個媽媽去,這兩人就可以抑制小姐犯渾。
要知道,她們因為是三太太的人,蓮兒還不好對她們怎麼樣,這是規矩。
再說了,蓮兒也不敢對她們發火,蓮兒知道這兩人都不好惹,自己到哪裡告狀都告不通,打不贏的官司蓮兒也不會打!
再說,像花姐的影響太大,她到了蓮兒這裡以後,蓮兒才知道誰是老大誰說話算了。
小翠雖然是蓮兒這裡的大丫鬟,比花姐還大了三歲,但是自從花姐來了後,就以花姐的話為算了。小翠看上去還挺巴結花姐的。
蓮兒心裡想,她本來以為花姐來了小翠還是老大,她畢竟要走了麼,可沒想到她說話不算了,下面的人都聽花姐的了。
三太太這房,算是做了人事的大變動了,大奶奶那邊自然是知道的。
每個房裡的下人的名冊,都做了記錄,大奶奶必須做到心中有數,這樣也好使喚人。
三太太對人事變動給出的理由很簡單,一切為了蓮兒。
府裡當然得支援,因為在蓮兒的身上,孫家還寄託了厚望。
這厚望,那是有緣故的,那是因為蓮兒的爹,為福康帝立下了汗馬功勞。
蓮兒的爹孫化壽,一點都不長壽,他雖然戰死了,但是皇上並沒有忘記他,召見孫老爺的時候,還會提起他這個勇敢的兒子。
有一回,福康帝還提起了三爺孫化壽的兒女都多大了,這就給孫家很多想象的空間。
皇上提起尋常大臣家的孫男嫡女,什麼意思?!
再進一步想,皇上也是有兒女的,也是有皇孫的,這些皇族後代,那都是要皇上賜婚的,這麼一想,就能激動人心。
孫府的主子當然激動,包刮老爺老太太,他們也都興奮不已。
當然,最激動的,還要數三太太,這一對兒女可是她親生的啊!
三太太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這一雙兒女身上了。
可以想像,三太太對蓮兒身邊的人的動作,孫府的主子哪有不支援的?!
當然,這與大奶奶當初把馬丫送給蓮兒,這是兩條心思,一個為私己,一個為公利!這個中滋味,不在大家族裡生活過,還真的很難悟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