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為馬丫這事煎熬了幾夜睡不著覺。
老爺老太太也都決口不提馬丫這事,大爺也不好提。
後來大爺明白了,爹孃不提,這是有他們的道理的,如果對馬丫身份產生懷疑,這話在府裡傳出去,那麼下人一嘀咕,外人就知道了。
萬一這個馬丫有來頭,那麼他們孫家是否有難還兩說!
大爺不敢往下想。
但是大爺覺得老爺老太太做的對,畢竟是老人,做事就是這麼妥妥的,對誰都不提,對自己的親兒子都不提,是對的。
她馬丫就是誰家重臣之女,不怕。
不是有句話,叫不知者不為過嗎!
大爺被馬丫這事給煩得睡不著,大爺就覺得這個馬丫不管是窮人家的孩子還是大有來頭,大爺都覺得馬丫是他的一個坎。
這個坎大爺得邁過去。
大爺後來想了,馬丫如今在三太太那裡,老爺老太太都不關心,裝不知道,那自己幹嘛要在馬丫的身份問題上自尋煩惱啊?
老人怕兒女擔憂,他為什麼還要煩惱呢?這不是自尋煩惱嗎?!
再說了,如果自己一不小心喝多了,跟太太提這事,那就壞了。
大太太可沒自己這般沉穩,她一好奇就憋不住話,她即便不跟二太太說,誰知道她會不會跟她的孃家爹孃說?!
只要大爺自己把這事裝在心裡的深處,從此不提,或者乾脆把這事情忘了,那是最好的!
馬丫是福康帝時期受寵大臣的千金,他們孫家也不怕。
馬丫做丫鬟了呀。
要知道,福康帝的那些寵臣,不肯臣服惠武帝,他們本人要麼遭到屠殺,要麼遭到流放。
好多大臣家的女眷,都被賣做奴才,或者乾脆被賣到男人消遣的像花樓那種場所裡去了。
要是能確定馬丫身份就好了,大爺就想,要是知道她真的是哪家逆臣的千金,就可以把她送官了,交到上面處理了,孫家也不要這個麻煩。
要知道世事無常,誰知道誰哪天能得勢?!留一個這麼麻煩在手裡,那是自尋煩惱。
可是,不知道馬丫究竟是什麼來頭啊!
對於那些被流放的大臣來說,說不準今天是階下囚,明天就成了重臣了。
福康帝上臺後,不是把福康帝時期關押的大臣都重用了嗎?!
福康帝的做派是,凡是你惠武帝反對的,他都贊成,凡是你惠武帝贊成的,他都反對。
福康帝做皇上不久,就把惠武帝時期改了太祖的政令都把改回來了。
在這非常時期,還是小心為上。
說不準福康帝哪天反省過來,有些前朝大臣得到重用,那••••••
大爺採取的辦法是,對馬丫的身份那就是不管不問,視她如尋常丫鬟。
因此馬丫在三太太這裡,也能安穩自如。
三太太說有多喜歡她,那也是誇張了,她的目的就是想不與大奶奶產生什麼矛盾,她能平穩地把自己的兒女帶大。
可是,馬丫的表現卻不得不引起了三太太的注意。
比如大爺讓她拿的糕點,她把三太太房裡四五個丫鬟都巴結了,她能做到讓每人都咬一口,這就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