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姐即便後來生了個女兒,按照花姐的婆婆私下裡跟人說,她就是個賠錢貨。
並非花姐的婆婆嫌棄自己的孫女,相反,她也很疼這個孫女。
但是她說這話是有所指,指的是花姐只給孫家生了這麼個閨女,生完之後,花姐的肚子又開始消停了。
而孫連誠的另一個小妾春來,除了開始時為孫連誠生了個兒子,接著再接再厲,又生了一兒一女!
春來給孫家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而花姐只給孫家生了個女兒,誰對孫家功勞大?這是不言自明的。
但是因為花姐是妻子,又因為花姐在孫府三太太手下,擔任的是管事的婆子,能夠左右府里人的職位,所以巴結花姐的人多,送禮的人多,花姐自然得了不少的實惠。
有了這兩樣優勢,花姐的婆婆雖然背後說花姐,但是花姐在家的地位那是毋庸置疑的,她對春來說話的態度那自然是頤指氣使。
花姐心裡有疙瘩啊,春來為孫連誠生下三個孩子,孫連誠自然要對春來好,對春來有感激的心理,說話上自然是軟聲細氣的。
花姐這樣對春來,開始時候因為有老管家以及婆婆在,春來忍著,不管怎麼說,自己的地位就是妾,跟花姐這個妻子沒法比。
再有就是花姐在孫府的地位決定了花姐在家裡的地位,公公婆婆還都當面哄著花姐呢,春來能敢跳嗎?!
但是春來卻使用了另外一個辦法:示弱!
要知道這女人一示弱,翻譯一下那就是賢惠呀!
春來處處讓著花姐,花姐在家裡說什麼那就是什麼,這樣的妾那還有什麼話說?!
婆婆自然覺得春來這樣的人不錯,所以有時候花姐數落春來時,婆婆還幫著春來說話!
等到老管家告老還鄉,帶著老太婆回登州養老,北城這邊就形成了花姐春來孫連誠以及四個孩子共處一院,另外孫連誠還買了兩個丫鬟在這裡幫春來照應著孩子。
要知道,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公婆一走,這春來就有自己的想法了,她先是在丈夫面前抱怨,說孩子大了,花姐還老是當著孩子的面訓斥她,讓她下不來臺,讓她情何以堪吶?孩子以後還尊重她嗎?!
為此孫連誠也勸了花姐幾回,讓她不要老是當著孩子的面說春來,有什麼話,私下裡跟她好好說。
為此花姐憋了一肚子氣!
接著春來又抱怨自己的命不好,說誰比誰差來?同樣是做丫鬟的,花姐怎麼就能騎到她的頭上來?
這話有的沒的就會傳到花姐的耳朵裡,隔牆有耳麼。再說了家裡還有兩個丫鬟,她們也會傳話麼!
為此花姐又憋了一肚子氣!
花姐對春來發了一通火,說有什麼話就道當面說出來,別背後搗鬼!
春來用眼淚來對付孫連誠,春來說我搗什麼鬼了,我不就當你的面抱怨兩句麼?我連您也不能說,我還不如個丫鬟了?
孫連誠也是心疼春來啊!
他跟春來,那也是你情我願走到一起的。
這跟花姐不同,孫連誠跟花姐走到一起,那是帶著功利性質的在一起啊!
那個時候的花姐正當旺,很得老太太喜歡,所以孫連誠能娶花姐也是因為花姐能得高位掙很多錢的!
如今的花姐在家說話驕橫慣了,用馬丫後來給花姐分析的話就是:花姐心虛啊,花姐只有個閨女,跟春來沒法比,她就想處處用話壓著春來,來給自己壯威!
花姐在家說話驕橫,讓孫連誠心裡也是很為不滿,只不過忍習慣了而已!
先時春來的反抗還只限於背後,畢竟三太太在臺上,花姐有人巴結,下面的人三天兩頭到花姐家給花姐買點心啊什麼的送來,孩子不缺點心吃。
可那會子花姐已經感覺到,這個春來不像以前了,她有時候還跟自己講幾句道理。
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過的,當然,最後都是花姐用大聲的呵斥,把春來嚇退了。
自從三太太在老太太的要求下,退出管家一職,花姐的大權就沒了!
當然,豹奶奶也還是給花姐一定的管理的職務,但是錢拿少了,也沒那麼多油水了。
這個時候的春來,可就不一樣了。
孫連誠在孫府那是大管家,春來送孩子們過來上學,沒事就去大太太那裡轉轉,她原來可是大太太的丫鬟啊。
大太太跟前的丫鬟,那麼以前她跟大太太的兒媳婦豹奶奶接觸就不會少,豹奶奶做了管家,自然對春來不錯,經常給她家的孩子送一些水果啥的。
經常接觸,春來就跟豹奶奶拉家常,說到自己在家不能掙錢,說話都掉份兒,老是被人吆來喝去的!
春來就跟豹奶奶商議,看看她能不能也在府裡也謀一份差事,哪怕讓她去打掃打掃院子澆澆花抹抹桌子啥的也行,她就是不想在家裡吃閒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