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丫動心思把自己送進皇太孫府,中間經過了幾個變故,馬丫真的是不露痕跡嗎?
不是,馬丫還是藉助了老爺所說的話。
要知道,老爺說話那就是有一算一有二算二,沒人能夠反對!
老爺維護了馬丫,老爺當眾讓人給馬丫解綁,不給豹奶奶的面子,就有了一部分人倒向馬丫這邊。
這也是讓馬丫能順利進入皇太孫府的原因。
當然,即便沒有老爺,馬丫也會進皇太孫府,只不過要經歷一番波折!
在這段時間,馬丫回首整個事件,馬丫明白了一個道理。
要完成一件事,沒那麼簡單,不是說自己想幹嘛就幹嘛,別人不一定會按照你的路數走,你得學會處亂不驚,你得有處理一切突發事件的手段。
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馬丫看書,那不是看閒書,馬丫看書那是有目的地看。
別人看兵法,那是怎麼學習打仗,馬丫也看兵法,但是馬丫不是為了學打仗,馬丫是學人家怎麼動腦子!
十九歲的馬丫還顯得稚嫩,許多方面都需要打磨,許多事情都要她親身經歷,否則她要想憑她現在的實力推動哥哥坐上皇上的寶座,比登天還難,這一點好在馬丫是有自知之明的!
說清了馬丫進入皇太孫府這件事後,再抽空來看看現在的全國形勢吧。
福康帝兩次北征,每次都出動五十萬兵力、動用勞工一百多萬人,換來的可謂是勞民傷財怨聲載道。
這還不算,福康帝為了遷都北城,修北城宮殿,修河道,想讓南北河道暢通無阻,把南方的物資往北運,光是修河道就動用沿途幾十萬民工,老百姓怨氣很大。
有關於這方面的情況,馮清卉都透過自己的渠道,送到馬丫這裡。
這是馬丫的要求,馬丫她不能當睜眼瞎,馬丫得了解外面的許多情況。
而這些情況,也只有像馮清卉這樣的人能夠全面瞭解,因為她下面有龐大的情報網路,而且報上來的那全部是真實。
這不像在朝中的皇上或者大臣,他們有些事情也只能瞭解個大概,下面報上來的不一定是真實情況,為了獲取皇上歡心,甚至是假訊息!
那麼馬丫即便了解到這麼多真實情況,她因為不能有所作為!
馬丫剛到皇太孫府,人生地不熟,她不可能像在孫府一樣得心應手。
皇太孫府蓮兒並非是女主人,她只是個側妃,府裡還有個皇太孫妃子胡氏,她說話算,所以馬丫過去,那就得趴著,各方面都得小心翼翼。
在這段時間,馬丫就像個剛進來的小宮女,對自己處處要求嚴格,她要了解每個人的脾氣習慣,她要跟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所以她得裝著膽小的樣子。
她知道,在皇太孫府,可比不得在孫府,在這裡一句話,就能要她的命,打死她都不用報官的。
馬丫是知曉皇家規矩的!
既然馬丫在這段時間沒有作為,咱們暫且先讓馬丫潛伏在皇太孫府一段時間,還是回頭來把孫府的事情捋一捋吧。
孫府的事情也是很多頭緒,亂如麻,從何談起呢?
那麼咱們還是從馬丫離開孫府前入手!
看看馬丫離開孫府前,都跟哪些要好的姐妹告別吧!
第一那不是別人,那肯定是花姐。
那我們就從花姐說起吧!
自從三太太下來,不做孫府的管家,花姐的日子就相當難過了。
事實上,在三太太還當家的時候,花姐的日子已經開始不好過了。
花姐的日子怎麼會不好過呢?
咱們還是來看看,花姐家庭的情況吧。
自從馬丫幫了花姐找了個老道姑治好了花姐的病,花姐懷孕生下了一女之後,花姐在孫家的日子,算是有所抬頭,而且花姐在那段時間在孫府還治了幾個當年笑話自己的小人。
但是,自從老管家退位,帶了老伴告老還鄉去了登州,南都孫府的家,就交給了他的兒子孫連誠管理。
也就是說,如今孫連誠做了孫府的大管家。他的權利可是僅此於三太太,比花姐大多了。
孫連誠有了這麼大的權利,在家也就有了地位,說話那自然不像以前,在花姐面前得唯唯諾諾。
孫連誠怕花姐,還是因為他跟春來的那段美事!老管家在的時候,他就沒有抬頭的份,老管家老是管著他,不許他再胡來,所以他跟花姐說話,就沒有那麼硬氣!
但跟老管家態度不同的是,花姐的婆婆,見花姐的肚子老是不爭氣,就對花姐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