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太太安排李媽給府裡送菜,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跟花姐討論過的。
要知道,李媽老是沒事給馬丫送來蛐蛐,這算什麼?
田莊的菜園,離府裡十幾里路,就為了送兩個蛐蛐給馬丫?這不是把話給人說嗎?!
但是,三太太也知道,基兒就好這個,李媽送給馬丫,她還不能反對!
馬丫得了新的蛐蛐,蓮兒一告訴基兒,基兒就往府裡跑,這對孫府來說,可是好事!
可以這麼說,蛐蛐已經讓孫府得了實惠。
戎兒如今已經跟基兒玩到一起去了,皇上去打獵,皇上把基兒叫上,基兒就把戎兒也叫上!
皇上把打來的獵物,獎賞給大臣的時候,上回皇上還意外地賞了戎兒兩隻野雞!
要知道,戎兒他只有十五歲,他還什麼都不是,他不在官場,他最多算是基兒的朋友!
可皇上賞給了戎兒兩隻野雞,這也太讓人意外了。
皇上那麼多侍衛都沒有賞,怎麼就單單賞了戎兒呢,這釋放出來的是什麼資訊?
不管是什麼資訊,絕對是好事!
大家一致認為,這戎兒將來的前程,應該是定下了!
能讓福康帝惦記的人,那還能差到哪裡去?
兩隻野雞雖然不值什麼,可它的意義不同。
這兩隻野雞,戎兒拿回來,大太太是親自褪毛操刀了,放在鍋上蒸熟做好,主子們並沒有吃,而是把它供在了祖上的牌位前的。
皇上賞的,這是多大的榮耀啊?!
怎麼說,也得緊著祖上先享用吧!
三太太讓李媽給府裡送菜,她跟花姐商量好後,並沒有馬上通知李媽,花姐而是要三太太先跟老太太通氣!
依照花姐的意思,如果李媽以後闖禍了怎麼辦?
李媽可是蓮兒的奶媽,算是三太太的人!
花姐讓三太太跟老太太一商議,即便李媽以後闖禍,別人也不好把這樣的責任推開三太太,老太太可是同意的呀!
而三太太在思索之後,並沒有把這事單獨跟老太太說,三太太是當著大家的面,當時有大太太二太太大奶奶在場,老爺也在場,三太太把這話攤在桌面上說的!
當然,在說李媽這事之前,除了留下忠心耿耿的丫鬟媳婦外,其餘閒雜人等一律被攆出去了!
三太太先是從李媽給馬丫送蛐蛐這事開始說的:“我覺得,這李媽給馬丫送來蛐蛐,怎麼想怎麼覺得不對頭。”
“有什麼不對頭?三妹,這事你可不能攔著!”大太太就道。
眾人也都贊成大太太的話。
三太太就道:“田莊離府裡一來一去,可要二十幾裡地,她單單就為馬丫送蛐蛐來,這算什麼?說出去讓人笑話,人家會說,孫府怎麼會出這樣離奇的事情,一個奶媽,跑十幾里路,給一個丫鬟送蛐蛐,這話好聽麼?”
三太太看了眾人一圈,最後把目光留在了老爺身上。
老爺看了看三太太,又看了看其他人,老爺沒有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