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心思孩子不懂,就像三太太,在這麼多人的情況下,她把女兒說的話使眼色給壓下去了。
三太太當然不是什麼善人,她有自己的算計。
李媽被趕,是三太太的意思。
但是實際上,還是你大奶奶經手的,你是管理這個家的呀,安排去哪裡,也是你大奶奶安排的呀。
李媽去了南都那邊田莊上,她的男人被安排收租子的事情還不錯,但是卻沒這麼簡單。
李媽等於被髮配過去的!
馬丫被打,蓮兒當眾說了一句:跟我的人都不好?
這個發問句特別耐人尋味。三太太明顯聽出了蓮兒的話有攻擊性了!
要知道,馬丫被打,顯然不是馬丫的錯,即便是個誤會,大奶奶她也有推脫不掉的責任,說她縱容下人,不為過分吧?!
李媽好不好的被貶下去了。
但是馬丫她沒犯什麼錯,卻被大奶奶的人打了一頓,說白了,這就是欺人啦!
而三太太不讓蓮兒挑明,把這事給壓下來,這就顯得三太太高明之處!
是非對錯,誰心裡還沒個數?再說這事就過去了?
馬丫的臉被打,現在腫是腫,卻不是很明顯。會腫成什麼樣,等到第二天再看吧!
三太太心裡是有數的,馬丫的臉,第二天會腫得老高。
三太太是有生活閱歷的人,她對這一點心裡清楚的很。
蓮兒她哪裡知道,三太太心裡打的什麼主意?!
像三太太今日的表現,大家都很滿意!
壓事是對的,如果因為蓮兒今天把事挑起來,最後大奶奶的人也最多被貶下去,然而,三太太的為人就不那麼好了,有點不忍事斤斤計較的嫌疑。
再說,姑太太來家的喜慶,就會被這事給沖淡,搞得大家都索然,這是誰的責任?!
三太太心裡清楚的很,她壓事,就是要顯出姑太太回來是最重要的事,別的事都要往後放。
還有,這事只是往後放,這事能算了麼?
當然不可能就這麼算了,那麼什麼時候扯出來,就有得大奶奶好看了。
三太太可以不惹事,但三太太絕不是個善茬,被人欺負了就忍氣吞聲,這不是三太太的性格。
馬丫臉被打,又哭哭啼啼,顯然馬丫在這裡不太合適,馬丫被三太太攆回去了,三太太會在適當的時候,讓馬丫出場。
馬丫回去後,不一會花姐就來了。
花姐來,那自然是瞭解馬丫情況才來的。
花姐來,她自然要掌控著蓮兒說話。
不光三太太信任她蓮兒也是信任花姐的。
花姐在這個時候來,那是三太太預料到的,這就是三太太當時讓馬丫回去時為什麼沒叫花姐來的原因。
這就是主僕心思相擁的。
花姐主動來,跟三太太叫花姐來,意義是不一樣的。
花姐是府裡的第一大丫鬟,身份不同,自然要引起話題,老太太就先開口了,她向自己的女兒笑道:“這是我們府裡的細姐!”
老太太這麼一開玩笑,勢必引起女人們的鬨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