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靈雨出列。
皇后打量著她,此女容貌雖不及安歌,但在其中,也是最出挑的了。皇后態度即刻又變親切了:“你就是姚宰相的女兒?果然不錯。”
皇后指著靈雨對玉瑾道:“瑾兒,你看這位姑娘怎樣?姚家世代為相,門第高貴,況姚家姑娘又出落得國色天香,如此絕色,足堪配與你。”
太子勉強看了一眼靈雨。但見靈雨垂著眸子,聽了母后之言,卻是不露半點歡色,心裡也就明白了一二分。“母后,兒臣還是那句話,總要問過姑娘自己的意思才是。若有半分勉強,便是行不得。”
“那麼……今日,這幾個姑娘裡,你是不打算挑上幾個充實東宮了?”
太子本是溫厚之人,並不想令母后不悅。他頗為無奈:“母后!立太子妃一事,還容稍後再議。不過,若母后有心從中挑選一二名女子,充為良娣。兒臣的心裡,也並無二話。”
皇后知道日後還要仰仗太子,果然從中挑出自己兩個心腹大臣的女兒,納入玉瑾東宮。這兩名女子分在琴藝一組。別的無他,只這一組,皇后卻是命人作了手腳。她告訴選拔的琴師:無論怎樣,左侍郎和右將軍家的兩個女兒,都須列琴藝三甲之前。這兩名姑娘聽得自己充了太子的後宮,都喜不自勝,齊齊下跪拜謝。
玉瑾的神情,頗為無奈。他的落寞,一點不差地落入玉瓚眼中。若不是知曉從前真相,玉瑾在他心裡,還是那個知冷知熱的好大哥。現在一切都變了。母妃之死,玉瑾竟也是脫不了干係的。因此,自知曉了真相的那一刻,玉瓚心裡,便同玉瑾勢不兩立了。
玉瓚忍住心中激湧,對著玉瑾道:“恭喜大哥了,果然好事成雙。”
待這兩名女子退下後,皇后便問韓王玉珺:“珺兒,你呢?這其中可有如你意的?若有,不妨告訴母后。”
玉珺的一雙眼睛,此刻也停在安歌身上。“母后,我只是個藩王。想來娶雲姑娘為正妃,沒有什麼障礙吧?”
皇后心裡一緊。這個玉瓚,分明是和自己作對。這姑娘就是妖孽。這剛入宮,偏就讓瑾兒和珺兒動了心!如此妖孽,當儘快趕出宮為妥。
“珺兒,何必挑你大哥剩下的呢?難道就沒有其他的好姑娘了?”
玉瓚在旁,聽了玉珺之言,心裡也一凜。
他只想令安歌引起太子注意。大殿之內,卻忽視了玉珺。想大哥和三弟,均對安歌有意,玉瓚的心裡,更覺苦澀。
玉珺還是央求:“母后,兒臣難得求母后。只這一件,還請母后答應了兒臣。從此,鞍前馬後的,兒臣願為大哥效勞。”
皇后壓抑住不快:“如此說來,母后不應了你,你就不替你大哥效勞了麼?”
皇后此言一出,只令玉珺後背直冒冷汗。
他改了話語:“兒臣不是這個意思。若母后不應,兒臣也絕不擰著母后。”玉珺說得淡定,但案几下的一雙手,卻是狠狠地絞在一起。
皇后見他兄弟幾個,直將話題的重心,放在安歌身上,神情更是冷淡:“好了。我也該回寢宮去了。韓王,你的年紀比燕王還小几歲,說急也不急。這雲家姑娘哪裡就是最好的?這好的還在以後呢,你且等上一等!”
皇后轉身之時,方又對著玉瓚:“瓚兒,還是將你的表妹帶出宮為妥。”皇后離殿前,迴避玉瑾的目光,又對著姚靈雨道,“姚姑娘到底是大家閨秀。太子,你需再斟酌一番!”皇后說完,便叫這十二個姑娘皆行禮一一退出容華大殿。
一時,姑娘們陸續退出。
看著空蕩蕩的大殿,玉瓚對著玉瑾,沉吟須臾:“大哥,不想你果然對我的表妹有些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