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作為地方官,知州很欣慰,因為每年落入腰包的銀子,比哪裡的知州都多。
所以榮州知州沒有不滿,把臉面藏到褲襠裡,躲在官衙內,優哉遊哉,做個太平無事官。
榷場里人頭攢動,吆喝聲此起彼伏,生意做得熱火朝天。
劉整、艾忠孝和高達三人,從未見過窮鄉僻壤的山裡,還有這樣繁榮的市場,裡面買賣的貨物,堆成了山。
大理賣出來的,比如茶葉、鐵礦石等物品,他們倒是見多了,不過有一樣東西,卻是大宋別處都罕見的。
“這是棉花,可以紡線、做成棉布。”當他們發問時,榷場鎮守使長孫弘答道:“棉花在閩南一帶傳過來的,這玩意不大好種植,栽種時擇地擇光,又不能吃又不能喝,所以大宋沒有鋪開,是海外透過海船帶過來的舶來品。”
劉整等人似懂非懂,但當他們摸著柔軟溫和的棉布時,臉上的驚訝更甚了。
棉布比麻布柔和,比絲綢溫暖,價格還不貴,把棉布做成衣服,裡面填充上棉絮後,穿在身上簡直像裹了一層火爐,暖和至極,還非常輕便,價錢也親民,尋常百姓都穿得起。
從大宋別處來的客商,瘋狂的購買棉花、棉布以及由此衍生的一切東西,他們還想買紡線機和織布機,被榷場裡的大理商人一口拒絕了。
“這是絕密的東西,我們都看不到,民間根本不容許存在,你們上哪兒買去?”大理商人驕傲的道:“我們大理官府在敘州,圈了一塊地,築了圍牆碉樓,號稱紡織所,選了幾千手巧婦人進去,專門生產棉布棉衣,我們都是從那裡進的貨,這是官營的,如果有人膽敢私自鑽營這個,被拉住了,要殺頭的!”
他們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哦~~!”大宋商人們倒抽一口冷氣,遺憾萬分,拿著棉布左看右看,愛不釋手,聰明人都知道,這是暴利的生意,在這裡進了貨,轉手賣到別處,就是幾倍的利潤,這樣好的路子,卻被大理官府斷了,彌足可惜啊。
劉整等人看了榷場,立馬就明白了,大理鬼卒那麼好的軍器裝備,是靠什麼支撐起來的了。
長孫大人兵帶得好,生意做得更好啊。
榷場外,新立三軍的軍營邊上,就是榮州團練使新的辦公官衙。
長孫弘把自己的辦公室也搬來這邊,跟三人挨著,一點不見外。
這個舉動看似不經意,卻讓劉整三人頗為感動,長孫弘就帶著幾個親衛住在自己軍營裡,這是不把三人當外人吶。
當沒當外人,明白人看得出,不過長孫弘真實的意圖,是要住得近些,方便指導練兵。
劉整等人羨慕鬼卒的軍紀和素質,沒人教他們,他們也學不會。
長孫弘親自下場,給他們展示現代軍訓手法,那一套套齊步走、站軍姿、抱著石鎖跑圈,看得三人一愣一愣的,還有那些讓文盲士兵如何正確區分左右、看懂旗號的小竅門,更是令他們眼界大開,贊贊稱奇。
“艾忠孝的神弩軍,王大人已經調配了足夠的弩弓過來,很快就到貨,待到新兵訓練結束,很快就可以上手。”訓練間隙,長孫弘告訴三人,關於三軍今後的發展:“高達的虎賁軍,是重步兵,跟鬼卒一樣的重甲裝備,大理的兵工廠正在日夜趕工,爭取儘快打造出來。”
“只是劉整的驍騎軍,我們沒有足夠的馬匹,還是個問題,我調配了一些川馬、滇馬過來,雖然不大合適,但聊勝於無,先應應急,以後再換上等好馬。”
他看著劉整,語重心長:“我們不能沒有騎兵,劉整你是靠十二匹馬打下信陽的人,於騎兵一途,有常人沒有的心得,希望你能替我練出一支堪用的騎兵,把我們的翅膀長起來,讓蒙古人看看,我大宋的軍隊,也有拿得出手的驍騎勇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