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立宋> 第八十六章 我是單純的想發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六章 我是單純的想發財 (1 / 2)

“偷樑換柱!”

“巧舌如簧!”

連續用了三個成語,周夫子才堪堪表達出對長孫弘一番言論的態度,他眯著眼睛,似笑非笑的看著冠冕堂皇的長孫弘:“你話說得好聽,不過是為了給你熱衷經商的行為找藉口。”

“這老頭不好騙吶。”長孫弘暗自心道:“這人畢竟是有見識的。”

於是他振作精神,被人揭穿卻面不改色,又道:“非也,夫子,學生以為,知行合一,方為正道!要把聖人學說融會貫通,非身體力行不可!坐而論道,難免失之偏頗,天下事萬般不同,不親眼見、親耳聞,何談客觀?呃,客觀的意思就是真實、不摻假,古人云:讀萬卷書須行萬里路,方成圓滿。長孫弘不才,原以身貫徹之。”

“天花亂墜,卻是不著邊界。”周夫子哂笑一聲,臉色卻不似剛才那般刻板了:“你口口聲聲說知行合一,我問你,何為知行合一?聖人書中沒有這種說法。”

長孫弘笑了,王陽明的心學要明朝才有,南宋當然沒有聽說過了,拿來裝逼,再合適不過。

“知,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知行合一,其實是說的人的意識與行動之間的關係,簡單來說,應該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長孫弘這幾句話一出口,周夫子的臉色都變了,他本來眯著的雙眼陡然睜大,如同聽到了為所未聞的至理。

“又應該以知為行,知決定行,但知從行中來,沒有行則難有知。通俗易懂的說法,就是說要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檢驗理論,理論與實踐相互統一,二者是有益的辯證關係。”

一套套的理論被他搜腸刮肚的倒出來,由於離開學校太久,更多的他記不起來了。

否則他還可以給周夫子上上課。

這已經夠了,周夫子張大了嘴巴,難以置信的看著長孫弘。

“……你這些說法,是誰教你的?”怔了良久,周夫子才慢慢的回過神,從一場短暫而劇烈的哲學思考中清醒過來,他緊捏著拳頭,死死的抓著矮几底下的衣角,不讓自己因為驚訝而太過失態:“是不是你看了什麼書?”

長孫弘輕輕的搖搖頭,眼神深邃而睿智:“沒有人教我,我自己領悟的。”

他側過頭,看向窗外的庭院,冬日蕭瑟,院子裡有書院的雜役在在清掃落葉,一把掃帚舞動,滿院的葉片紛飛。

“學生常常想,讀書人讀書,讀來讀去,都是大道理,沒有實際意義,但凡歷史上有名的聖賢,無一不是出自草莽,不解人間疾苦、不明世事百態,卻硬要想當然的拍腦門做決定,縱然出發點是好的,也會幹壞事。”

“所以庸官不可怕,貪官也不可怕,庸官懶政,貪官只飽一己私利,壞不了大事,恰恰是想幹事的半吊子最可怕,他們自以為是,窺一斑而妄猜全豹,自詡思慮周全,其實破綻百出。”

“要成真正的人才,就要破卷而出,閱盡天下人事,通百行而知萬事,舉一反三,方為知行合一。”

他低下頭,向周夫子深深的一禮,道:“學生愚見,請夫子指點。”

屋子裡寂靜無聲,窗外的掃帚刮過地面,一下一下的嗖嗖聲,聽在周夫子耳中,卻如重錘擊打心房,一刮一道痕。

知行合一啊。

這個十二歲的少年怎麼想到的?他有些恍惚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