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殺戮在最初並沒有引起對方的注意,在一開始就幹掉了對方的幾個警報點後。
平西軍幾乎是一路暢通無阻地衝進了敵方營地,儘管有少數夜間守備士兵現了他們,並及時出大聲呼喊。
但在綿延數十里的大軍營地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寥寥,反而給自己引來了殺身之禍。
許多大戰一天,疲倦欲死的吐蕃士兵甚至憤怒地叫罵。
“平西軍又想假襲營!”
然而這一次,薛訥動真格得了。
驍勇善戰的平西軍士兵,即使是在大戰一天之後,也依然有力氣在晚上繼續動攻擊。
相比之下,昨晚沒睡好,今天又打了一天的吐蕃軍,在這場考驗意志,體力,精神等諸多層面的戰鬥裡。
明顯落於了下風,整體狀態大幅度下滑。
兩萬左翊衛精銳騎兵在這刻呼嘯著衝進吐蕃軍營地大開殺戒,他們縱橫屠戮,在怒潮般洶湧的沸血中張揚出最肆無忌憚的冷咧。
戰士們的馬刀揮舞出冷色鐵光,飛揚起迷幻紅彩,撕破長夜,染紅圓月。
這一夜,註定將是一個瘋狂的屠戮之夜!
......
薛訥組織的突擊嚴密而高效,即使是在夜襲的狀況下,平西軍依然是在高度的有組織的情況下進行。
今夜月圓,皎潔的月光使得黑夜並不那麼黑暗,視線半清不清,雖然看不清遠方的敵人,但卻使得自己計程車兵可以形成有效的整體作戰單位。
衝鋒的,是左翊衛大熊等三個騎兵旅帥,分左,中,右三路同時向對方起衝擊。
他們並不戀戰,因為他們的任務不是殺死敵人,而是快透過敵營地,儘可能的以最快度殺死吐蕃軍營地各角落的夜間守備戰士。
夜間守備隊的主要作用,一是動警報,二是透過自身的戰鬥抵擋對方的襲擊,為己方大部隊的出營作戰爭取時間。
警報點被幹掉後,夜間守備隊就只剩下了力抗平西軍一個重任。
但很顯然,在左翊衛戰士的強力衝擊下,他們根本無法阻擋太多時間。
第二批衝鋒的,則是緊隨其後的振武衛冉陽伯、宣武衛殷文山的戰士。
他們的任務是在戰鬥打響的那一刻,迅清剿最先出營的吐蕃士兵,繼續將營地反擊力量遏制住,保持進攻道路的暢通。
薛訥並沒打算無聲無息地穿過綿延數十里的吐蕃軍營地,直接摸到仁欽崗的床頭,然後將其一舉拿下,那太不現實。
但他可以利用己方強大騎兵的度優勢和衝擊力,做到在敵人真正有所反應之前,先將反抗扼殺在搖籃裡,將敵人的反擊力度最小化。
與此同時,對吐蕃王旗起衝擊,逼迫仁欽崗逃竄,動搖其軍心士氣,從而為全面獲得這場戰爭的勝利打下基礎。
因此第三波攻擊,是薛訥親率大軍,沉默之後,一反作風,變得囂張,凌厲,雷霆萬鈞。
一支兩千人組成的隊伍,緊隨在中軍大軍後,向各處營地投擲火流星,他們的馬上足足帶了數十支火流星。
利用戰馬的高在營地中奔忽來去,手上則不停地重複著點燃,投擲,點燃,投擲,再點燃,再投擲這樣的動作。
一處處營地就這樣被迅點燃,起火,燃燒。
許多來不及有所反應的吐蕃士兵渾身著火,哀號著衝出營帳。
今夜風普通,試圖以一把火燒盡全軍的想法不切實際,但薛訥不在乎,既然火勢缺乏風力助燃,我就多放一些起火點。既然對手沒有愚蠢到遍扎連營,不易以點帶面,那我就乾脆衝進去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