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也在心底暗罵李嶠真是個書呆子,士子們剛鬧出這麼大的事情,情緒正是不穩的時候,這時候豈能再去訓斥?
這不是火上澆油嘛?”
“難倒他還想讓這些貢生們再鬧一出?適才他走時,聖後給他的旨意分明是安撫,一個書呆子難倒連安撫是什麼意思都不懂?”
眾官緊皺眉頭時,上官婉兒身形微側之間看了坐著的那人一眼。
他對李嶠知之甚深,此人詩雖然做的好,但做官做事卻最是謹小慎微的。
斷不可能連安撫是什麼意思都不懂。
中年太監所說與他素來行事的習慣截然不同啊。
倒是他剛才乘肩輿進來時曾遠遠看見這位左相正在路上與李嶠說著什麼。
那李嶠一邊聽一邊還似在擦拭額頭的汗珠聯想到此刻這蹊蹺的事情,莫非……。
李嶠行事異常的根源在這位左相身上?
左相武承嗣端穩而坐,眉頭同樣的皺起,臉上絲毫看不出任何異常。
“士子們如何鼓譟?”
簾幕後說話的是上官婉兒。
“有士子叫嚷要抬著集聖先師像進宮城朝……,朝天子。”
“也有些士子叫嚷請陛下賜天恩放還清河李行周,若陛下能行此恩典,他們願就此退出皇城並即刻離開洛陽,自此終老田園,再不敢有科舉名之念”
中年太監剛一說完,就聽“啪”的一聲脆響從簾幕後傳出。
隨即一個低沉裡充滿著無限威壓的女聲傳出。
“都是一群混賬行子,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上官婉兒”
雖然語意不善,但武則天的聲音其實並不太大,更沒有什麼暴怒如雷的叱喝。
但就是如此,她這一開口,小堂裡面的眾官卻不約而同的將身子矮了半寸。
這一瞬間,李行周的腦海裡驀然冒出一句以前只在書中的看到過的話來。
“大象無形風雷常懸於九天之外”
上官婉兒向右一個邁步。
“臣在”
“這些個混賬行子們還是信服於你的,既如此你就再走一遭,告訴他們:朝廷將徹查弊案,五日後將有詔書佈告天下。若其中果有情弊,朕循天道公心,自會還他們一個公道”
“此外,限令一個時辰之內這些個混賬行子必須退出皇城各回宿處。”
“一個時辰後仍留在皇城者,著有司楫拿,本人長流三千里,子孫三代不得再與科考”
“臣……,領旨。”
上官婉兒輕嘆一口氣後,退身向外走去。
“領旨。”
上官婉兒心中明悟,退身而去。
上官婉兒剛走,武則天那蘊風雷於九天之外的聲音又已響起。
“來俊臣”
聽到這個名字李行周的注意力猛然又提了幾分,此人可是武周朝的名人歷史上有數的酷吏呀!
“臣在。”
應聲而出的來俊臣卻非李行周想象中凶神惡煞的模樣,高而瘦的身形,白淨臉皮,看著真是再正常不過了。
“樓外那兩人並貢院二十八員流內品秩官就交給你了,東方虯……。”
“且先留幾日吧口其他的當於八日之內審斷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