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那一幕,朝臣裡知道的人不多。
一個很普通的推薦。吏部尚書宋溥就準備在空冊上列上王子騰的名單。宋天官此時更多的是感覺到多了一個強力對手的棘手感。
這時,領班軍機大臣,大學士何朔出列,向雍治天子奏道:“武官如何為宰輔?王子騰並無主政一方的經歷,臣以為不妥。懇請陛下廢除此推薦。”
武官如何為宰輔?何大學士這句話,說的武英殿中一片譁然!
優哉遊哉的推薦候選人階段,氣氛卻突然一變。誰也沒想到,何大學士會在這個階段發力。不是在廷議投票時操縱票數,更顯得有素質嗎?
許澄低著頭,腦子飛速的轉著。很快,就有點明白問題出在哪裡?真理報上這兩天大肆報道王子騰的功績,恰恰加強了王子騰身上的標籤:武官。
何相能讓勳貴出身的武官進入軍機處?想都別想。必須是文臣,科舉正途出身。
朝堂之中的明眼人,不只許澄一個。戶部尚書衛弘很快也品過味來。心中倒有些奇怪:賈環為什麼要阻攔王子騰昇任大學士?那不是他舅舅嗎?
…
…
勳貴武將中,當即就有人不滿的道:“何相,武官如何不能為宰輔?唐朝時,出將入相乃是美談。本朝,亦有此例。”
何朔並沒有回話。他在等天子的答覆。文臣中,立即有人出列,引經據典,擺事實,講道理(忽悠),說明武將為宰輔,於治國不利。
武英殿中,很快就吵成一鍋粥!
雍治天子心裡一陣苦笑。他的這位宰輔,能力很強,卻總想著搞文官政治。這又來了:壓制武將。
右都督魏其候出列,向天子奏道:“何相之語,有失公允。臣竊以為不取。不過,王子騰為大學士的提議,確實欠妥。若以戰績論,臣豈不是更合適?”
勳貴武將序列中,當即就有人笑起來。
這真不是吹牛,魏其候的戰功,比王子騰不知道大多少倍。要是以戰功論,魏其候可為大學士。但是,魏其候為宰輔明顯是不合適的。所以,按照這個邏輯反推,王子騰也是不合適的。
北靜王、南安郡王幾人都是皺眉。
別以為魏其候說什麼公道話,這只是新舊武勳集團之間的矛盾。新武勳集團的扛鼎人物魏其候,覺得是不願意舊武勳集團的王子騰成為宰輔!
魏其候說話,當即又有一批勳貴加入爭論的行列,都是不同意王子騰昇大學士。提名都不行。因為,提名有時候往往意味著一種資歷。這次不行,下次說不定就行了。
見反對聲音比較大,雍治天子有一點猶豫。王子騰算是他提拔起來的臣子。忠心耿耿。當然,他讓王子騰執掌九邊精兵,看中的就是其忠心。
晉王在他面前力薦王子騰。雍治天子對此議在兩可之間。這時,心中已經有偏向性。
這時,兵部尚書高國對出列,上前奏道:“臣以為王點檢不合適。他於兵事,都未必擅長。何況與牽連更廣的政事?”
雍治天子點頭,道:“高尚書說的是。”
戶部趙侍郎就有點傻眼。前些時日,王子騰的長子王承嗣找到他時,說的可不是這樣:大臣們、晉王都支援、萬無一失。但是看今天這情況呢?狗屁的萬無一失。豎子!
北靜王等人對這個結果都有些失望。但是王子騰事先並沒有和他們通氣。此時,他們也不好逆勢而為。
當朝臣們以為接下來就是投票時,兵部尚書高國對,忽而道:“臣有一議,晉王英睿、聰穎,陛下何不指定晉王參與廷議呢?”
高尚書的話音剛落,雍治天子的臉色就沉下來。
武英殿中,瞬間變得烏雲密佈。氣氛緊張。這倒不完全是雍治天子的怒色所帶的。而是,朝臣們都明白,高尚書公開打響了本朝奪嫡第一槍!
這場巨大的漩渦、暗潮,朝臣們誰能置身事外,得以倖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