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於是,當尼采提出“上帝已死”這一說法的時候,崩潰的不是上帝,而是教會。
《聖經》舊約中《創世記》一卷中,第六日,上帝創造了人,所以人的一切是屬於上帝,土地,財富,妻兒,包括生命都是。
教會是上帝在人世間的代言人,依從上帝的指示,引導人們,行使著上帝的權力。
意思就是上帝不在,教會就是上帝,但上帝怎麼可能無緣無故地降臨,所以教會在人世間具有絕對的統御力。
黑暗中世紀,反過來說便是教會的無上榮光。
但隨著文藝復興的興起,人的力量和私慾得到認可。無數妖孽一般的文學家,藝術家和科學家如同雨後春筍一般。
雖然人們對上帝的信仰依舊存在,但因信稱義成為一把利刃,教會對教義的解釋權的壟斷被逐步肢解,數個教派誕生。
但矛盾卻有符合情理的狀況出現了,教會分出數個教派,但每個教派都想成為上帝在世間唯一的代言人。
無數的廝殺在人們看不見的黑暗中進行著,原因很簡單無論是哪一個教派都只願在人們心中留下光輝的形象,再一個就是人都聰明瞭,不好糊弄了。
各個教派擁有非凡力量的人在數不勝數的自相殘殺中,不斷死去。
這沒大不了的,也無法避免,爭權是要死人的。
但突然有一天,有人發現事情大條了,誕生非凡之力的人越來越少,就算進行修煉,得到提升的進度也非常的慢。
舉個例子,生來可以使用火焰,但只有打火機那麼大,修煉個幾十年終於進化成家用煤氣灶了。
可是這樣的能力幹掉普通人沒有問題,但和現代化的武器相比,就是雞肋一般的存在。
各大教派不得不停止爭鬥,暗中開始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不學不行啊!要不然根本就活不下去,時代變了,沒人在傻乎乎地捐錢了,得靠自己掙了。
信教不要錢,但是發展教會要啊!
但各個教會沒有一個人放棄重新壯大非凡力量。
——
法國,世界上最浪漫的國度,這裡的每一個國名都向往著自由,推崇著平等和博愛的精神。
從藝術角度來說,假若歐洲是一定王冠,那麼法國就是王冠上最璀璨的寶石,而它的首都巴黎則是這顆寶石上最耀眼的那一抹亮色。
在巴黎的某個隱蔽的小教堂中,一群人對著沉睡的林雯膜拜,蘇雪則被綁在旁邊的柱子上。
場面詭異而肅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