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火燃燒時,歌聲再次響起。
“臺下人走過,不見舊顏色。”
“臺上人唱著,心碎離別歌。”
“情字難落墨,她唱須以血來和。”
“戲幕起,戲幕落,終是客。”
同學們聽到歌聲,全都愣了。
這是戲腔?
而且還是非常標準的京腔。
沒有人比他們更加熟悉這種腔調。
用戲腔來唱歌,以前想都沒有想過。
現在竟然真的有人這樣做了。
最重要的是,聽起來沒有一點違和感。
甚至還有一種獨特的感染力,將他們帶入其中。
看戲的人從臺下走過,卻都是新面孔。
臺上的戲子,一遍遍唱著令人心碎的離別歌。
情字難以落筆,她唱須以血來和。
憂國之情難以書寫,戲子唱戲用熱血來附和。
精妙的歌詞,搭配哀怨的戲腔,感人至深。
不知不覺中,教室的同學們已經紅了眼。
甚至幾個女同學的臉上已經有晶瑩的淚珠流下。
歌聲還未結束!
“啊……”
“濃情悔認真,回頭皆幻景,對面是何人……”
這是一段唸白。
是一位會崑曲的老爺子所唱。
崑腔行腔優美、纏綿婉轉、柔漫悠遠。
雖然只是一段唸白,爆發的力量卻讓人心中一顫。
將情感表達的淋漓盡致。
這時同學們已經意識到,唱這首歌的人絕對不是一般的戲曲人。
就這兩段戲腔,絕對有戲曲大師的水平。
大火還在燃燒,歌聲繼續!
“戲一折,水袖起落,唱悲歡唱離合,無關我!”
“……”
紅衣戲子彷彿置身烈火之中,就算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歌聲依舊不停。
戲子在臺上可以是帝王,可以是高官,受萬眾矚目,風光無限。
可是在臺下,卻猶如草芥一般。
臺下的人只看到臺上風光的他們,可他們在臺下的孤獨與落寞,又有誰知道。
戲子的地位雖然不高,但他們把愛國的一腔熱血用自己的方式表現了出來。
“你方唱罷我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