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寵妃> 第八十三章 秋彌(1)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三章 秋彌(1) (2 / 2)

最後拓跋弘仍然招幸了一開始就選擇好的楚華裳來侍寢,但是林媛和文嬪的出彩更令人矚目。

林媛躺在鏡月閣後殿裡的白鹿細毛毯子上,睡得不沉。並不是謹嬪所帶來的壓力,而是拓跋弘……

秋獮一事她已經能肯定是真。不僅因為文嬪最後向她投來的試探的一瞥,也因拓跋弘在筵席上對北塞的軍士們比往常更加看重、加恩。秋獮的地點就是在北塞往南二百里的逐鹿圍場呀,這二者自然關係密切。

封賞北塞的軍士一開始是文嬪引的頭,但拓跋弘實在太熱情了,林媛能夠看出來就算沒有文嬪的詩作,拓跋弘也會在今日頒下恩典的。

千夫長以上每人加封一級爵位就已經是大恩,即便是不能世襲的爵位也象徵著貴族的身份,和平民是天壤之別的,故爵位不會隨意恩賞。但拓跋弘賜下爵位後還不要緊,竟然還想著為每一位軍士都加恩,在劉統領提出這個話的時候他搖著頭嘆息說做不到,眼睛裡可是很惋惜又很想要想出一個好主意的。

他是多麼看重北塞的軍士呀!

在自己向他提出了以吉物代替銀兩的主意後,他又是多麼欣喜,給了自己多大的稱讚。

種種跡象表明,拓跋弘封賞軍士的舉動,不僅僅是顯示君恩而已,而是一種急切的意願啊。

帝王的心思到底是什麼呢。

***

秋獮的旨意,在重陽過後的第二日就傳了下來。

林媛知道謹嬪不可能無緣無故地幫她,但顯然,林媛並不需要在事後給予謹嬪什麼回報。

如此境況只能說明,林媛隨行帝王秋獮、因伴駕而越加地得寵晉位一事,本身就是幫了謹嬪大忙。

合作的默契不需要言之於口。

又過一日,拓跋弘親自定下了隨行的人選。作為大秦國的國母,皇后肯定要去。作為皇帝唯一的男嗣,皇長子必須去。太后原本也得去,但考慮再三太后決定不去了,她這把老骨頭折騰不起,撐場子的事有皇后就夠了。

其餘臣子裡頭,有三品以上的武官、六部尚書、翰林御史、蒙古使臣等,有京城裡叫得上名號的郡王、親王等宗室貴族,有以皇長子為首的年幼需要歷練的各府世子們。

在文書的最後,為了看顧皇長子,其生母沈氏也給添了進去;另外選了兩位妾室一路服侍皇帝,就是文嬪與慧貴儀。

六宮皆驚。

其實在秋獮的訊息傳出來的時候嬪妃們就已經心神不寧。這件事情瞞得太緊,堪堪在啟程的五日之前降下旨意,雖然禮部和戶部早已得了皇帝的密令做好準備,後宮裡頭卻是措手不及。

拓跋弘的后妃中唯一經歷過秋獮的只有蕭皇后——在拓跋弘為太子的時候作為太子正妃隨行的。旁的嬪妃們,連秋獮的禮儀和程式都不曉得。不過再不懂,她們也知道圍獵這種事是練兵、揚威、固國、攘外的正經事,服侍皇帝的女人會非常少,以免被人詬病說皇帝是出來享樂的。

秋獮一走起碼要兩個月,這麼長的時間,若能隨行皇帝的話豈不是獨寵啊!而被留在京城裡的人就很久都見不到皇帝一面了!

想著這些,嬪妃們的恨意都快把文嬪和林媛兩個釘死了。

原來那個看似和睦、輕鬆的重陽家宴竟然是博寵的唯一機會。因為所有人都不知道秋獮的訊息,根本就沒人想得到要做些什麼。就算有心思博寵,那幾個作出美麗詩篇的女子也不可能有隨行的機會,因為她們所採取的方式和北塞的邊都不沾。皇帝在選人的時候並不會認為她們是合適的,哪裡像人家文嬪和慧貴儀。

再不平,到了九月十四那日,聖駕的儀仗浩浩蕩蕩地往北邊去了。

皇后和三位妃子所乘坐的硃紅、茜色轎鸞緊跟在聖駕之後,在一片藍靛色車轎中額外惹眼。

逐鹿城不比驪山,幾百裡的路途很遙遠。自然從京城到逐鹿一路上修了不少行宮,以備長途駐蹕之用。

林媛上輩子當富婆,天南海北沒少遊。歐洲十四國玩過了,敦煌和伊犁去過了,布達拉宮裡拜了一大圈,雲南曼嘎寨子的竹筒飯都吃過……唯獨沒去蒙古。

那兩年她工作比較忙,本來計劃在坐穩了華南總裁的位子後再去草原度假。可惜這個計劃沒來得及實現。

如今在金籠子裡被關了快一年,林媛表示很不適應。世界這麼大,她想出來看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