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很快地,楚華裳就有了用武之地——皇后對沈雲容發難。皇帝清楚皇后的所作所為,他自然不會廢掉沈雲容讓皇后做大。
但他現在又把楚華裳晉封為容華。
皇后、柔妃、祥妃三足鼎立之勢,因柔妃的降位而變得鬆動。
一個角短了,另外兩個角不免會折騰起來。
皇帝的目的,就是要讓楚華裳捲進這三人之中。楚華裳是最好的選擇,楚家門楣高,卻又沒有高到掌控朝堂的地步;而前頭的趙淑媛等人雖位分高,卻都家世平庸,又兼上了年紀不是做寵妃的料。至於皇帝想得到什麼樣的結果?是要楚華裳幫襯沈昭媛?還是要她直接與皇后對抗?
楚華裳應該慶幸,她從此之後就可以平步青雲了。但她也該好生地哭一哭,楚家若是再上一層樓,她在皇帝心裡和祥妃等也就差不多了,自然是不能生育的。
林媛想起來半個月前太后對楚華裳說過的話——嫡出又如何,庶出又如何。
為了扳倒楚華歆,林媛主動找上了楚華裳。但不可否認,太后的推波助瀾才是真正給了楚華裳鋌而走險的勇氣。
楚華裳不僅取代了楚華歆,甚至比她走得更遠。
此人不可小覷。
對於林媛來說,若是沒有沈昭媛這檔子事,如今被冊封為容華的應該是自己才對。楚華裳只是棋子,而自己,已經成為“可信任的人”。
寵冠六宮之人本來也該是自己,但現在,楚華裳會壓自己一頭。
是福是禍,現在還說不準。
有楚華裳做擋箭牌未必不是好事。楚華歆動了殺心,還不是因為盛寵。
楚華裳跪了半晌之後才口頭謝恩。她說著:“嬪妾愧受皇恩。”
看起來,她並不高興。
她起身的時候看了林媛一眼。
姚福升小步上前在兩個嬪妃身側道了聲恭喜,笑說:“從容華起就要有冊封禮了。請恬容華娘娘好生準備著。”
拓跋弘又吩咐道:“鹹福宮主位空缺,就讓恬容華暫且搬去主殿吧。”
***
林媛和楚華裳的晉封之喜很快曉諭六宮。無數的逢迎和嫉恨湧進了鹹福宮的主殿,連帶著新封的慧貴儀都幾乎被人忽視。
按著性子直爽的劉婕妤所言,原以為楚氏受了姐姐的連累,現在看來她卻是越發前程似錦了。恬容華沒有什麼大的功勞卻能越級晉封成為宮裡的正經主子,還得了恩賜以容華的位分掌鹹福宮主位。想當初只有祥妃娘娘才有這樣的先例呢。
至於慧貴儀——本是隆寵的人物,這次藉著皇太后的賞識加封一位,也沒什麼大不了了。
不過文嬪、許容華幾個一同服侍太后的人則有些可憐。雖然太后和皇帝也恩賜了她們不少的綾羅綢緞作為封賞,可那些身外之物哪裡有位分來得實在。
恬容華的冊封禮選在三日之後。因著位分不高,也沒太多的東西需要準備,皇后不過是給了尚儀局一句吩咐。饒是如此,恬容華也是她那一批秀女裡頭第一個得到冊封禮的人。
冊封禮所代表的不僅僅是榮耀,更是身份上的天差地別。在這宮裡頭,容華以上位分的嬪妃才算是真正的妾室,是入了皇家族譜的。其餘低位者,按祖訓只是皇帝的玩物,“侍君而已”。同時,容華以上的嬪妃被稱呼為“主子”、“娘娘”,其下的只能稱“小主”。在宮內行走能夠乘轎輦、生子後有資格撫育,也是從容華起的。
就在鹹福宮熱鬧非凡之際,第二道聖旨傳進了早已門可羅雀的永壽宮。那是賜予沈昭媛和皇長子的旨意——“皇子琰身為獨子,其身負厚望,即日封趙王,遷入乾西五所居住”。
第一道旨意不過是宮闈女眷的晉封,第二道旨意卻涉及皇子。
鹹福宮內擁擠的嬪妃們在聽到旨意後齊齊愣住。
皇上一直不曾立太子,但終於將皇長子封王了……皇長子不滿七歲,歷代只有十分受父皇寵愛的皇子才能在小小年紀得到這樣的恩典呀。
靜默之中也不知是誰哎呀了一聲,細聲道:“皇上這樣看重皇長子……”隨即又想到皇子殿下是不能妄議的,聲色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