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沒有辦法,帝后二人商議了一整日,最終決定將三皇子、四皇子遷出長信宮搬去“環秀山莊”長住。這一對雙生子都是胎裡不足的,據梁御醫所言,四皇子不過是因這兩日北風乍起就著了涼,而且很快就轉變為嚴重的肺部感染。這樣的孩子就是心肺孱弱,別說小病小災,日後還有的苦頭吃。
和四皇子比起來三皇子顯然也沒樂觀到哪裡去。
環秀山莊修在宮廷南側的明霞山——那還是有一年春節時,皇帝奉給太后作為年禮的。
那地方不如江南水鄉溫暖滋潤,卻也算清幽宜人,山間的園林中遍植草木花鳥。身體孱弱的人住在靜謐幽美的地方,最適合養病。
因著這件事,朝中不免掀了不大不小的波瀾。三年前兩位雙生皇子因先天不足,不得不離宮前往揚州養病的話題,再次被談論開來。
心力交瘁的上官皇后隱沒在長信宮宮闈之下,幾日不肯見人。皇帝在一日早朝時頒下聖旨,貼皇榜召集民間郎中,期待能救治好兩位小皇子。靜妃和林媛幾個別提被皇后傳去檢視賬本,反倒是這個月的採買、賞賜、月例、女官任免之類的事又被皇后分派到了三人頭上。皇后為了自己的倆兒子,一推四五六別的事都不想管了。
這事讓林媛感到驚愕——雖然之前也隱隱預料到會發生,但想不到會這麼快,在上官璃回宮後的半月而已。
四皇子真的病了?那些想要去長信宮探望的嬪妃們都被皇后拒之門外,說是四皇子受不得風,更怕吵鬧。
便有嬪妃十分惋惜地說“晨省時見著兩位殿下,看樣貌都是乖巧機靈的,不料卻這般孱弱”云云。那些見過兩個小皇子的人,並不能看出他們有什麼先天不足,比如格外的瘦小之類。
林媛並不知上官璃和皇帝之間商議了什麼——現在的境況是,上官璃封后,然而她的孩子們卻被送往別處養病。
在四皇子的咳疾驚險康復的幾日中,她頒下懿旨,斥資修建從禁宮安定門通往明霞山的官道,以供她每日乘坐皇后鳳駕往返與禁宮與環秀山莊之間。
這條路長逾十五里,說不上遠,但絕對不算近——若只是修路也就罷了,既然是供皇后鳳輦行走的皇室官道,那麼一路皆要用青石板與六菱石子鋪路,可不似鄉間隨意開墾出一條小路。這個年代沒有瀝青沒有推土機,修個路還是挺不容易的。
皇后冊立後的第一道鳳令,被朝臣們輕而易舉抓住把柄,趁勢攻殲。修路雖然不似建個宮殿那麼花錢,但在征戰之中,隨意一點動作都會被人拿來上綱上線。何況皇后為了每日探望親子就不顧國庫緊張奢侈行事,本就不佔理。
幾個耿直的朝臣聯名上奏,求皇帝駁斥皇后的旨意。拓跋弘看後一笑置之,不予理睬。
上官璃固執己見,不聽勸阻。這條路很快開始動工。
皇后的堅持與皇帝的冷漠,漸漸平息了後宮朝臣的躁動,那些上奏的臣子攝於皇后之父——上柱國大將軍的威名,並不敢一力與皇后相抗衡。最終事態歸於平靜,而上官皇后“不賢”之名,卻在百姓間爭相傳論。
不論皇后與兩位嫡皇子處境如何,對於林媛來說,這一連串事情帶給她的就是皇后的放權。她撿了個便宜,能夠繼續作威作福地掌事了。
第二日時她去長信宮外頭給皇后磕頭。
皇后昨夜裡將兩個皇子送走,四皇子還發著高燒,被一眾御醫小心地護著,想必皇后一晚上都不曾睡好。今日她又免了請安,只讓嬪妃們磕個頭作罷。
眾妃也沒敢怠慢,都扶著宮人過來跪一跪,算是點卯。唯有麗芳儀昨日犯了頭疼病,告假未到。
麗芳儀自從那一年被林媛暗算,服用了過量的蟲草後,身子就不濟了。三天兩頭的生病,是常有的。
她的宮人過來通稟了長信宮,又和嬪妃之首靜妃支會一聲。帶頭領著嬪妃們叩頭請安的靜妃不以為意,寬容地笑笑讓麗芳儀好生歇息,又吩咐內醫院預備下藥材給她送去。麗芳儀這兩年雖不如玉容華寵勢,卻也是時常招侍寢的人,靜妃和她素來沒什麼過節,這點子臉面自然要給。
那位傳話宮女遂與靜妃道:“多謝娘娘體貼,還勞煩娘娘在皇后娘娘面前多擔待幾句,等我家小主好了,一定給皇后娘娘賠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