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伊忙曲意:“故而問了祝老緣故,只說您不食蒜,緊著羊肉、花椒等加重氣味的嚼用。雖偶爾吃點藥劑治標,到底不如食療固本。腳氣沖天雖不是大的症候,但只要是病,都要治啊!”
章仇悻悻:“然後?”
茗伊:“我把莜麥磨粉,拿赤豆煮出的水,和出面皮子。再把蒜皮剝淨,拿茶葉面子反覆蒸燻浸染,務必泥爛。再同棗泥一處搓揉,拿模子印出來,放籠屜蒸熟即可。”
章仇鬆了口氣:“一早說明不好?差點沒驚著我,以為你又要噁心人了!”
茗伊反問:“那才不好,便是聞不出蒜味,提到蒜,你就肯吃了?”
章仇自嘲,又指了那碟子一寸來大的交子:“這又是什麼?”
茗伊:“無甚出彩,拿西芹配了野豬酢做餡兒炸的,也是治療腳氣的食療方子。”
章仇:“敢情一大床吃食,是你單為我做的?”
茗伊:“權作束脩,簡薄了些,望師父不吝賜教!”
章仇:“那為師接著往下說,適才提及的天尊柱,要從張樂進求說起。
唐朝敕封的白蠻國主、雲南大將軍張樂進求,重修諸葛亮平定南中所立的天尊柱。落成之日,同還是烏蠻首領的細奴邏祭拜。
祭祀慶典上,一隻五色鳥先落到鐵柱上,隨後又駐足於細奴邏的肩上。張樂進求認為這是天降祥瑞,當即舉國遜之。此外,把女兒即雲南民間傳說中的三公主嫁給了他。細奴邏代表的烏蠻由此開創了蒙舍詔。”
茗伊總結:因為一隻鳥,走上人生巔峰,有鳥命!
她又說道:“這種故事,多為了標榜自己乃上天命定,好叫後世一道兒尊崇。細想去,必是細奴邏本就深得俚柔愛戴。張樂進求不擔虛名,索性把實權交出,把女兒嫁過去,生幾個兒子,有人繼位就成。橫豎是他的骨血掌權!”
章仇又道:“你倒看得懇切!”
茗伊:“為著祖宗祭祀鐵柱,後背也要跟著行事?”
章仇:“不盡然。追隨到東晉時,淨明道祖師爺許遜就在自家道觀裡供奉鐵柱,一併稱其為鐵柱宮。”
茗伊:“他供奉柱子作甚?”
章仇:“說什麼他為旌陽令(東晉的官職)時,江西有蛟為害,他與徒弟吳猛仗劍殺之。怎奈它戾氣沖天,許遜絞盡腦汁,鼓搗出若干物件,唯有大鐵柱能壓得住它,遂視鐵柱為聖物,只消災解禍。那座鐵柱宮還在呢,日後帶你去瞧瞧!”
茗伊:“那叫神柱不行,非要叫天尊柱,多拗口呀!”
章仇:“道為最尊,常在三清,出諸天上,以是義故,故號天尊。你不是很能嗎?作個註解。”
茗伊:“玉清聖境、上清真境和太清仙境,簡言三清境。裡頭供奉三位至高神,元始天尊(玉清大帝)、靈寶天尊(上清大帝)、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太清大帝)。此外,四御中最受崇拜的玉皇大帝,被稱為玉皇天尊。”
章仇:“道教最能耐的神,皆佔天尊之稱,以此造名,誠然最尊貴者也。”。
茗伊:“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