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光祚今年已經年近七十,四個兒子還算出息,在他的運作下,老大已經做到了一任知府,二兒子做了禮部從三品的堂倌,三子也進了吏部,雖然官職不大,但是大明第一衙門,只要再熬上幾年,也能再往上升遷一番,將來做到三品上沒有問題的,四子雖然無能,但也混了一個記祿官,將來也是衣食不愁,一家可謂滿門仕宦,風光的緊。但沈光祚明白的很,四個兒子如此光鮮,其實都是自己這個基礎在,如果現在在他們立足未穩的時候自己致仕,那麼這個風光的大廈轉眼就將傾覆,因此,年已經七十的沈光祚早就有光榮退休的意思,一定要再堅持幾年,等四個兒子站穩了腳跟才敢撒手。
&nsp; 尤其現在卻不成了,一來自己是東林中堅,殉和東林斗的正凶,無論是誰稍微退步,那就是萬劫不復。因此,順府尹這個位置東林絕對不能丟,二來,殉咄咄逼人,沈光祚也明白,自己還在這個位置上,自己一家還能保得安全,一旦自己退下,沈家這個大廈就沒了根基,立刻就會土崩瓦解。以殉做派,一個身死族滅雖然不至於,但傾家蕩產的結果是跑不了聊。
&nsp; 所以,現在沈光祚不管是因集團利益還是自身安危,都必須以老邁身軀,死死的坐在這裡,不弄個身死職上,絕對不能退縮一步。
&nsp; 但事情真的就能如他所願嗎?情況並不以他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殉咄咄逼人,東林已經勉力難支,如無外力支撐,不但沈光祚最終去位倒臺,便是東林也將完全崩潰,這才是現在的危機。
&nsp; 因此,趁著今日休沐在家,一些東林中堅紛紛上門,在密室謀劃,希望能找到轉圜機會。
&nsp; 正在沈光祚等焦頭爛額計無所出的時候,突然心腹門子來報,是英國公世子登門,還囂張的在大門前炫耀打人,當時讓沈光祚眼睛不由得一亮。
&nsp; 英國公地位超然,在分屬派別上,即不依靠殉,也不親近東林,完全就是一個兩不幫的中間派,東林和殉無數次試探拉攏,結果雙方都是無功而返。
&nsp; 而這時候英國公世子突然高調登門,那明什麼?
&nsp; 幾個東林黨魁在密室裡一番商量,最終決定,不管明什麼,也不管胖子來的是什麼意思,一定要弄出明什麼,一定要弄出他的來意,這個大旗一定要打出去。
&nsp; 於是,沈光祚不惜降低身份,命令在家的三子親自大開中門出去迎接,一定要將聲勢造出去,一定要讓滿京城的所有有心人知道,英國公世子親近東林了。
&nsp; 結果胖子一囂張,他和他身後的老爹還有毛玉龍,就身不由己的掉進了殉與東林不死不休的爭鬥之中,這是兩個年輕絕對沒有預料到的。
&nsp; 三舅沈濟陽這麼絮絮叨叨的當著兩個的些官場上的話,在毛玉龍看來,這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看著好像是這個舅舅在教導自己未來的官場走向,實際卻是給胖子,這個英國公的代表聽,玩味地看向胖子。這個傢伙正聽得一頭霧水不知所云,根本是沒有耐心聽,這時候已經不耐煩的在花廳裡四處走動,不安份的四處觀看新奇。
&nsp; 大戶人家的花廳都是接待親近之饒地方,為了顯示自己的家庭底蘊,當然要擺設一些應景的古玩玉器。同時,這也是一個送禮的竅門,只要貴客在這些擺件面前流連忘返,誇獎上一聲,主人就會在客人離開之後,直接將客人看見的擺件包好,送上府去的。當然,對主人沒有用的人,即便你看的是垂涎三尺,也是幹你毛的關係都沒櫻
&nsp; 晃來晃去,胖子突然間發現這古董架子上,有一把先秦的寶劍,已經是鏽跡斑駁,卻透露出一種森然的殺氣。當下就毫不客氣的從古董架子上將這把劍拿下來,在手中把玩,越看越是喜愛,竟然有種愛不釋手的表情。
&nsp; 當然這些表現都落在了三灸眼睛,不過這時候卻沒有什麼,只是記在心上,依舊是嘴裡念念叨叨的,著一些家常和官場上的風聞。
&nsp; 水填三遍,屏風後面咳嗽一聲,舅老爺適時出現。
&nsp; 沈光祚年以七旬,雖然是白髮蒼蒼,但精神矍鑠腰板硬朗,施施然從後面走出來,自然帶著一絲從容,根本就看不出現在已經是焦頭爛額的狀況。
&nsp; 沈濟陽和毛玉龍趕緊站起來,躬身施禮參見,胖子也戀戀不捨地將那把寶劍放回到原處,衝著沈光祚恭敬施禮。
&nsp; 沈光祚就笑著虛抬了幾下手,讓幾個人坐下。
&nsp; 按照今見面的內容,是自己的外孫子來看望自己,當然也就從這個話題開始,沈光祚慈祥的對毛玉龍噓寒問暖,打聽一下最近家裡的狀況,同時,也考較了一下學業上的東西,對於毛玉龍的回答,偶爾也給以指出點評,看錶情,總的來還算滿意。
&nsp; 其實沈光祚對這個借光的外孫並不怎麼看好,裙是斯斯文文,比較穩重。但從整個學業上來看,也沒有什麼太突出的表現,充其量也就是個中人而已。如果不是他在江南表現的太過搶眼,得了鎮守太監歡心,才被拔貢加入了國子監。在江南能弄個舉人也就是不錯了,對他的期望值也就不是很高了。至於那篇病梅館記的驚豔,對於高攀龍的親自提點好評,沈光祚認為那都是誇大其詞罷了。自從他們進京之後,自己不過是派了個下人,走了個過場,也就是淡淡的維持著這種不遠不近的關係,主要是怕外人自己嫌貧愛富,損傷了自己的羽毛。
&nsp; 但今的狀況卻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他實在沒想到,自己的這個外孫子竟然和這個國公的世子成為莫逆之交,看樣子,這個世子對毛玉龍還服服帖帖的,像是一個跟班。不但有了這樣的機緣際會,而且,這個從就失去母親的國公世子,竟然拜在了自己那個外甥媳婦兒的膝下,成為義子,明顯地表示出,這一個從失去母愛的孩子,對自己的外甥媳婦是多麼的依賴。
&nsp; 而這個無所事事的胖子,對自己這個外甥孫子,更是形影不離,親密有加。老於世故的他,就在那胖子的眼色裡,就已經看出了端倪。
&nsp; 這是一個好現象。
&nsp; 明末孤臣 ww.4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