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輸說白了,就是硬性攤派,本來,這是一個大好竹槓梆梆敲的好時候,但是,什麼事情都有個但是。捐輸,在這杭州卻是一件苦差事,也可能是日後掉腦袋的死差事。
現在,這個差事被縣丞光榮的攤上了,也是沒有辦法,想好了趁機撈上一筆養老錢的主意之後,立刻帶著一批地痞流氓,許了無數好處,便如狼似虎般的衝進了城東的那家首富。
“三管家,現在倭寇攻城,縣裡籤丁,請您捐輸些錢糧出來供應守城猛士。”話是客客氣氣,但語氣是無限冰冷。
“哈,很好,很好。”那個崔成秀的三管家當時哈的一聲,斜著眼睛看了一眼螞蟻一般的縣丞,“倭寇來犯,守土有責的是你縣衙各位大人職責,我們不過是一個個良善商人,平時也沒少了上繳孝敬,這時候戰事起了,卻與我們何干?”說著,就是一臉的不干我事的臉色。
“哈。”縣丞也一個哈,然後站起來,也不與他廢話抬步就走。
這一舉動,當時倒是把這位富可敵國的三管家鬧得一愣,這是什麼狀況?不應該是哭著喊著哀求我來點嗎?自己已經準備了一百兩銀子,十石糧食打發他們的,現在倒好,自己倒是省下了。
那縣丞走了兩步,突然惡狠狠的回頭說道:“對了,我剛剛得到訊息,由於沒有丁壯守城,縣尊要放棄縣城去南京求援,希望三掌櫃的將這偌大的庭院打包搬走,要不一個資敵的嫌疑可能就到了布政使那裡了。”
三管家聞聽此言當時汗就下來了,放棄錢塘?那還了得?一旦倭寇進城便是玉石俱焚,自己為大人看住的這千萬家資可就立刻灰飛煙滅了,且不說那什麼資敵嫌疑,便是丟了家資那崔大人就得扒了自己的皮。
於是,趕忙站起換上笑臉道:“大人慢走。”
那縣丞心中一陣冷笑,慢慢轉身道:“管家大人有什麼吩咐?”
“抵抗倭寇人人有責,正所謂有錢出錢有人的出人,在下不才,為崔大人看護家資,但也要出些勞軍,想來這個義舉崔大人也是萬分樂意的。”大義說完,三掌櫃的大度的問道:“不知道大人需要多少?”
縣丞哈哈一笑先拱手感謝道:“還是管家高義,崔大人有如此手下可謂識人。這次縣尊做長期死守的打算,因此上,所需錢糧無數,又要安定籤丁,多給撫卹,因此上,請先生出這個數。”說著伸出了巴掌。
那三掌櫃見了不由哈哈一笑道:“區區五百兩,便是傾家蕩產也給的出。”
“不是五百兩。”縣丞冷笑著道。
那三掌櫃的想想,五千兩也不是很多,因此咬咬牙道:“五千兩,這個主我還是可以當的。”
“錯。”縣丞冷冷的打斷他的應諾:“是五萬兩。”
五萬?那三掌櫃的眼前一黑,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雖然不放在崔大人眼裡,但是,沒了五萬兩,大人一定責怪自己辦事不力,這個可不行。當下便嚴詞拒絕。
“既然先生不能,那五千兩也借不得勁,您還是準備搬家吧。”說著,再不回頭,轉身大步而去。
三掌櫃的這下傻眼了,看這小子是要真的放棄縣城了,那自己看守的千萬家資可就真的沒了。於是,再次喊住縣丞,滿面悽苦的跺腳道:“就依了你。”
“謝謝先生高義。”那縣丞略微拱手,然後向身後的幫閒一揮手道:“趕緊隨先生搬銀子去。
那些破落潑皮聞聽,吶喊一聲衝向了豪宅後院動手搬運去了。
看著一箱箱銀子被抬出,三掌櫃的咬牙切齒的道:“銀子我出了,但是,若是你等貪生怕死丟了錢塘,說不得我便上報我家主人,殺你個全家精光。”
縣丞只是冷笑,心中道:“等我銀子到手,你殺我全家?做夢去吧。”
出了這家,縣丞帶人直奔下家,也不須通報,直接衝了進去。一進廳堂,便將一摞書信摔在那東家面前,狠聲道:“需要你出銀五萬,若不然,在下就將這勾連後金,販賣生鐵的罪狀呈報給錦衣衛馮如將軍,你看著辦吧。”
到了第三家,也不多說,聞聽那家沒有銀錢,當時對身後潑皮大喊一聲:“兄弟們,進內宅給我搜,若是發現銀錢一律搬走,反正這位士紳家裡無銀,有的不是賊贓便是他人之物。”於是乎,那些潑皮破落擼胳膊挽袖子吶喊一聲——
如此效率,不到半天,這位縣丞便向縣衙繳納各位商賈士紳捐輸五十萬,而至於他藏匿了多少,反正戰事剛剛結束,那位縣丞便人間蒸發,那是老天才知道的事情了。
籤丁也是個肥差,這是所有胥吏皂隸發財的機會,於是乎,一個個凶神惡煞般的衙役皂隸衝進一個個街坊,整個縣城再次陷入更大的混亂裡。
大牛揹著老孃,腰裡纏著僅有的一點家當,隨著逃難的跑向了北城,但是,等他跑到北城的時候,城門早就關閉,一群皂隸帶著一幫幫閒堵在城門口,拿著水火大棍對著急於出城的百姓一陣揮舞亂打,一時間黑壓壓的人群裡便響起了一陣慘叫哭號。
這時候,一個胥吏扯著嗓子站在一個桌子上,對著面前黑壓壓的逃難人群,展開錢塘縣尊的文告,大聲的念道“諸位鄉親,縣尊有令,倭寇犯境荼毒家園,我等身為大明子民,當有守土保家之責,現在,縣尊簽發籤丁令,凡是日照管轄之內,年滿十七,上歲四十都要應卯,無論官紳士子。”言罷,跳下桌案,對著身後一班躍躍欲試的胥吏幫閒大吼一聲:“來啊,給我抓。”
立刻便是一陣雞飛狗跳。
大牛倒是眼前一亮,家園故里,怎麼捨得輕易捨去?再說了,那些富戶士紳還有鄉下別院,而自己這升斗小民,不過是孜然一身,還有一個親孃,剩下的便是爛命一條,吃上頓沒了下頓。這籤丁好啊,畢竟可以混得三餐溫飽,自己再偷偷節省些,說不得也讓老孃吃上幾頓飽飯,至於死傷?那誰還能說的算?早死晚死,混個飽死也不虧待了自己。
當時與老孃商量,老孃雖然擔心,但一來官府有命,自己小民,怎麼敢不從?二來正如兒子所言,不過是一條爛命,即便跑出城去,說不得也可能死在倭寇手中,或者更可能死在流寇官軍手中,那就拼一下,真的打走倭寇,還能得些錢糧賞賜,娘兩個也可能熬過這青黃不接。
“我報名。”將老孃安頓在城腳,大牛第一個挺身而出,對那胥吏大聲喊道。
要的便是你這樣的表率,那胥吏當時大喜,用拳頭狠狠的錘了下這牛一樣的漢子,沒有將他打的搖晃,倒是震的自己的拳頭髮麻,“好漢子,就你了。”然後,轉身對身後的幫閒道:“先發安家米糧,讓大傢伙看看,這亂世時候,雖然是保家,但縣尊沒有剋扣。參軍籤丁,先發米糧一,那個半石。”只是這片刻間,便由一石的安家糧食變成了半石,剩下的,大家分潤了快活。
半石糧食的安家費少是少了點,但是,對於家徒四壁的大牛來說,這已經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了。“幹啦。”脫下褲子,紮緊了兩個褲腿,擠進人群,灌上那六十來斤,摻著沙土的糧食,趕奔到牆角里老孃的面前:“娘,帶著糧食回家,我這就籤丁上城了,萬一戰死,也可以得些錢糧撫卹,到那時候,老孃您也可以憑藉著這點多活上一時半刻。至於以後。”說著眼圈發紅,嗚咽不成聲。
“大牛啊,你就去吧,上城戰死也是死,說不定即便是逃出城,也可能死在倭寇手中,生死在天吧。”說完,老孃艱難站起,揹著兒子用性命換來的那半石糧食蹣跚回家,心中卻也打定主意,一旦兒子戰死,那自己便一把火燒了老屋,和兒子同去見他爹爹。
看著老孃遠去,大牛再次跪倒給遠去的老孃磕頭,然後站起來,緊緊褲腰帶轉身來到籤丁處,“給我一把砍刀,給我一卷煎餅,我去城上看著。”
臨時被委派成為這隊籤丁頭目的衙役滿意的看著大牛的表現,當時塞給他一把砍刀,再在身邊笸籮裡拿起一大張煎餅,捲上一根大蔥一併塞在他的手中,大聲的吆喝道:“這才是真漢子,好樣的,等打退了倭寇,我請你喝酒。”
“謝謝老爺。”咬口大蔥,道聲謝謝,大牛和許多這樣的漢子直接上了城頭。百度一下“明末孤臣傑眾文學”最新章節第一時間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