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禧鎮原是林慮縣北齊鎮,天禧年間東遷,劃歸安陽縣,故名天禧鎮。這裡是自潞州到相州的重要驛站,格外繁華。自林慮到相州附廓的安陽縣,須在這裡歇息一夜。
杜中宵一行到這裡的時候,天尚未黑,閒極無聊,帶了十三郎和陶十七出來閒逛。
走不多遠,見鎮子邊上一家酒鋪,一個酒望子在風中招展,生意紅火。杜中宵道:“左右無事,我們到那裡飲幾杯酒,去去寒氣。這才九月底,天氣便冷得厲害。”
十三郎和陶十七一起叫好,快步到鋪子裡,一個佔住一張桌子,一個去要酒菜。
杜中宵隨後進了門,見十三郎在那裡擦桌子,上前坐下。
不一刻,要酒菜和陶十七回來,道:“官人,這裡沒什麼好酒菜,只好將就些。小的要了一大盤牛肉,一盤甜藕,還有些湯餅。”
十三郎道:“這裡的牛肉,中吃麼?若是老死的牛,那便算了。”
陶十七道:“哥哥不知道,這一帶鐵冶眾多,多用牛。肉雖然硬一些,但罕有老病死的。”
杜中宵道:“我們隨便用些酒菜,何必計較?這種鄉村小店,原就沒什麼好吃的。”
三人圍著桌子坐下,不一會小廝上了酒菜。一大盤肉,一盤藕,一瓶酒。
這個時候的酒,與杜中宵印象中的古代不同,多用瓶裝。當然不是玻璃瓶,而是陶瓶,一般是一瓶兩斤。用瓶裝的酒,多出於官酒務,便於計價收稅。店裡自釀的酒,一般是用大壇。
倒上酒,飲了一杯,嚐了嚐牛肉,杜中宵道:“這肉倒嫩,味道也過得去。”
陶十七道:“這裡冶鐵的多,常用牛拉炭和礦石,跟其他地方多老牛肉不同,還能吃的。”
三人喝著酒,吃著肉,說著這些年各自的情況。
正在這時,三個大漢從外面進來,前面一個背了個包袱,後面兩人抬著一個用布蒙著的物事,不知是什麼東西,看起來極為沉重。
小廝看見,急忙迎上來,對三人道:“蒙二哥,今日找到什麼寶貝?敢是發財了!”
前面揹包袱的漢子滿臉警惕,看了看一邊的杜中宵三人,對小廝小聲道:“你是做死麼?吵吵嚷嚷壞我們生意!來三份湯餅,一大盤肉,一人在碗酒,我們吃了還要上路!”
小廝吐了吐舌頭,飛快地跑到後面去,為三人取酒菜。
那三人在一張遠離杜中宵三人的空桌子旁從地下,把背的抬的東西放在桌下,大口喘氣。
十三郎看著三人,小聲道:“官人,這幾個廝鳥不是好路數,怕不是做賊的?被我們撞上,是他們倒黴,我上去盤問一番。”
杜中宵道:“我們是行人,管這些做什麼?他們作奸犯科,自有本地官府處置。”
十三郎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指著陶十七道:“他不是在本地為官麼?怎麼就管不得?”
陶十七連連擺手:“哥哥,我是個監當官,管著鑄炮的,其他事情可管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