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記者下意識的前傾,想要聽清楚羅蘭接下來要說的數字。
“3.5億美金!”
羅蘭幾個字出口,瞬間讓現場所有記者譁然。
“我沒聽錯吧?3.5億?”
“我的天,這堪稱好萊塢影史最高的一部電影了吧?羅蘭不是在吹牛吧?”
“不是最高。加勒比海盜系列要比這個數字高多了。”
“大哥,那是系列電影,而人家只是單部電影啊!能拿來比嗎?”
“哼,預算而已,最終能拿到多少投資可說不定。”
臺下記者為此還起了小小爭執,不過最後一位記者的話獲得不少人認可。
電影預算跟實際投資是兩回事,像是加勒比5原本的預算是4億美金,結果拍攝期間直接砍了一半。《山海經》就算預算投資是10億,也跟最終投資沒有太大關係。
牛皮誰不會吹嘛!就是吹破了被人嘲笑一下而已,至少前期噱頭已經賺夠了。
記者們心裡已經將《山海經》劇組認定為在炒作了。
慣於跟記者打交道的羅蘭只是看一眼記者們的表情,就知道這些人在想什麼。
不過羅蘭根本不在意,而是微笑看著一眾表情略帶輕蔑的記者。
半晌,羅蘭才緩緩說出第二句話:“今天早上八點鐘,3.5億美金的投資悉數到賬。所以,《山海經》的製作費用並非預算,而是真金白銀。”
“什麼?”所有記者一震,手中錄音筆等工具差點掉在地上。
竟然直接到賬了!
也就是說,《山海經》劇組真的有3.5億美金了!而不是虛假炒作!
“太可怕了,王庸這是去搶銀行了嗎?3.5億美金啊!換成紙幣足夠壓死咱們整個屋子裡的人了!”
“大製作,終於又見到一次大製作了。我想此刻全世界所有明星恐怕已經迫不及待了吧?還不抓住機會毛遂自薦,還在等待什麼?”
“3.5億的話,確實足夠保證整部影片的質量不輸於先導片了。這樣的話,倒是對這部東方魔幻風格電影有了很多期待。”
“我倒是覺得大製作未必就有大票房。大家難道忘了之前好萊塢也有一部折戟沉沙的異域風情電影了嗎?那部電影可是差點將福克斯電影公司拖到破產的邊緣!”
記者們一凜,全都點點頭。
1960年福克斯拍攝了一部叫做《埃及豔后》的電影,投資四千萬美元,按照當時的物價換算,約等於現在的3.4億美元。而就是這樣一部大製作電影,遭遇了好萊塢影史上最大的滑鐵盧,不光沒有收回成本還倒賠進去五百萬美元,差點使得福克斯破產。
《埃及豔后》跟《山海經》有一定的類似性,都是西方觀眾不太熟悉的古老文明世界背景。由此似乎可以看到《山海經》的悲慘前途。
“我認為,用《埃及豔后》對比《山海經》是不公平的。”陳凱聽到記者的話,接過話筒道。“世界在發展變化,現在不是60年代,西方觀眾對於異域風格的電影接受度遠超以前。而且諸位記者朋友似乎忘記了一件事情,就在今年華夏票房成功突破500億人民幣大關,成為北美票房之後的第二大票房。無數人預測,不出三年全球第一票房的寶座就會讓位於華夏。《山海經》對華夏市場的吸引力,我還是有充足信心的。”
“……”記者們瞬間說不出話來了。
半晌後,才有一個記者小聲嘀咕道:“你們這是作弊!”
這話登時贏得不少記者的贊同。
確實,《山海經》根本就是在作弊!本來這部電影哪怕是華夏風格,也未必有多少人埋單。但是牽扯到了一個人,受眾就一下子變得空前廣泛起來。
那個人就是王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