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兩人就要打起來。
這時候,忽然一個聲音響起在禮堂。
“龍老師,還是我。我又有疑問了:關於陳格辛,你是不是遺漏了什麼?”王庸緊緊將話筒握在手裡,似乎今天不準備放開了。
龍英臺臉色微微一沉,卻不得不笑臉應對:“遺漏?沒有啊!”
“哦,既然龍老師認為沒有遺漏,那我就替龍老師補充一下吧。陳格辛是罕見的音樂天才沒錯,死於那段動亂的歲月也沒錯。但是陳格辛另外一段經歷,也不知是龍老師故意隱瞞,還是不知道,沒有對大家說。1943年,陳格辛進入汪偽政府直屬的華影音樂部工作,創作了一首叫做《蘇州之夜》的歌曲,美化當時的東洋侵略軍;45年3月份,陳格辛又為東洋臭名昭著的神風突擊隊譜了一首軍歌;可笑的是,時隔五個月,東洋宣佈戰敗投降,陳格辛聽到訊息之後當晚就寫了一個《迎戰士》歌曲,歌頌抗戰英烈。這樣一個人,這樣一段經歷,龍老師隱瞞不說,未免有點誤導大眾吧?”
王庸的聲音透過話筒擴散出去很遠。
舞臺上的龍英臺臉色已經變得鐵青,她一貫的笑容消失不見,眼中閃爍著怒意。
只是片刻後,龍英臺就調整過來,臉上重新盪漾起笑容,道:“這段歷史我還真不知道,謝謝這位聽眾給我普及了這段歷史。只是咱們今天的主題是歌曲,還是以歌曲為重。下面,我想問問大家的記憶最深的啟蒙歌曲是什麼?”
可惜的是,龍英臺這個轉折太過突兀,完全無法掩飾剛才她刻意隱瞞陳格辛歷史的行為。
不少內地來的遊客,已經眉頭大皺,聽出了龍英臺的弦外之音。
龍英臺連續用三首帶有特殊政治意味的歌曲,指桑罵槐的對映如今的華夏政府。故意向在場的香江遊客傳遞內地政府恐怖專制的錯誤資訊,使得不少不了解內地的香江遊客本能產生反感。
她今天得演講,分明帶著不可告人的目的!
當時,就有內地遊客霍然起身,想要質問龍英臺。
只是,那起身的遊客被同伴拉了一把。
“你拉我幹什麼?要是她光明正大的說,我還不至於生氣。含沙射影的影射,算什麼本事?我非要問個明白!”
“別衝動!我不是要阻止你,而是我知道剛才拆臺的男人是誰了!”同伴道。
“誰?”
“你想想,這幾天的新聞報道里,誰來了灣灣,誰又正好在故宮博物院?”
起身的遊客驀然一怔:“你是說,王——”
“噓!咱們知道就行了,別拆穿。王老師肯定在扮豬吃虎,我瞭解他!咱們靜靜看戲,有王老師在,這女人絕對討不了好!”
起身的遊客咧嘴一笑,坐了回去。
確實,這世界上還沒人能夠從王老師身上討到便宜。
活該龍英臺倒黴,偏偏在這個時刻這個地點遇見了王老師!
“我的啟蒙歌曲是鐵達尼號的主題曲《MyHeartWillGoOn》,這首歌對我的愛情觀產生了不小影響……”前排的幾個遊客回答起龍英臺的問題來。
“鐵達尼號,一部悽美的電影。我也很喜歡這首歌,相信在場多數人也喜歡。這位朋友,你呢?”龍英臺彷彿遺忘了剛才的尷尬,又變得知性美麗,如一個優雅的人生導師。
“我的啟蒙歌曲是哥哥的《Monica》,因為我媽媽很喜歡哥哥,所以現在我一聽到這首歌,就會想到我的媽媽。”這是一位年齡不大的遊客。
“張國榮確實是一代人的回憶,正如咱們今天的主題,一首歌,一個時代。還有其他朋友發言嗎?”龍英臺道。
在大量聽眾的舉手發言下,因為王庸拆臺帶來的尷尬,似乎煙消雲散。
龍英臺又變得揮灑自如,不斷對聽眾的啟蒙歌曲發表點評,有意無意誘導聽眾往自由、皿煮等方面靠攏。
尤其是內地遊客,更是罕見的得到龍英臺的超長時間點評。
王庸聽得冷笑連連,終於忍不住,拿過話筒高聲喊道:“我的啟蒙歌曲是——《我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