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王庸轉身就走。
對於兀自擺在主席桌上的榮譽證書,視而不見。
一干記者注意到這個細節,全都愕然看著王庸。懷疑王庸真的捨得放棄這個榮譽證書。
被王庸言論氣到的一干校方領導,則冷哼一聲,覺得王庸還算有自知之明。現在的他,根本不配帶走這張證書。
王庸走的瀟灑,也快,轉眼間就到了禮堂門口。
就在即將走出禮堂之時,卻聽身後主席臺傳來一個低沉的聲音:“王教授,等一下,你的東西忘了。”
卻是京華大學的校長。
校長手裡拿著王庸的聘任證書,隔著老遠遞向王庸。
王庸微笑著轉身,道:“這東西還是留在貴校吧,我怕有了這東西,我會更加不知天高地厚。”
校長聞言也不生氣,依舊堅持將證書遞給王庸,道:“如果知道了天高知道了地厚,那上下求索還有什麼意義?正是因為不知天高地厚,古人們才前仆後繼的探索未知,尋求真理。京華,本來就是一所因為不知天高地厚才創立的學校。王教授的性格跟我們京華很配呢!”
“沒錯!王老師註定是我們京華的人!京華註定是王老師的家!”京華學生們聽到校長的話,也高聲喊道。
王庸看看校長,再看看學生們,心中忍不住一陣激盪。
有這麼多支援他的人,他害怕什麼?
離經叛道?僭越無矩?
別人愛說什麼就說什麼吧!
這本《國學正典》王庸偏偏還修定了!
“遇見你們,三生有幸。”王庸一字一頓,緩緩說著,走回主席臺將證書接在手中。
看到這一幕,所有京華學子都歡呼起來。
而反對王庸的幾個老教授,面色變得異常難看。
毫無疑問,在這場民意的較量中,他們落於下風。
只是,學術圈不同於社會圈,起決定作用的可不僅僅是民意!
王庸必然會為他的狂妄自大付出代價!
發生在京華大禮堂裡的事情,就像是雪花一樣飄飄灑灑,傳遍了華夏每一個角落。
本來王庸被授予榮譽教授,已經是一件引發轟動的大新聞。爭論的餘波即使在王庸前往京華大學頒獎典禮後,仍舊沒有停息。
可誰都沒想到,轉眼間,王庸又搞出來一個大新聞。
而這次的新聞,比榮譽教授更大,更讓人震驚!
“少年得志,最年輕榮譽教授宣佈修訂《國學正典》”
“王庸放話為國學訂立規矩,是年少輕狂還是狂妄自大?”
“歸來英雄,不可避免陷入撈金老路,自斷前途”
“是流芳百世還是遺臭萬年,論王庸宣佈修訂《國學正典》”
所有主流媒體都瘋了一樣,用大字號標題報道了此次事情。
而在媒體的言辭裡,顯然對王庸不看好。
更有某個大型入口網站,措辭嚴厲的批評王庸“從東洋回來就得意忘形,忘記了自己是什麼人,早晚會自絕於人民”。
再一翻這家入口網站的歷史,卻是去年曾經大張旗鼓的宣傳過一位國學大師。而那位國學大師就屢屢在講課中提到養生、神學之類的字眼,正符合王庸唾罵的“國學騙子”行列。那家入口網站能不將王庸當成敵人嗎?
與媒體相反,大多數網友對王庸倒是持支援態度。認為國學領域良莠不齊、烏煙瘴氣,早就應該有個人出來整理一下了。
那個人不是王庸,也會是張庸。
王庸不過是恰逢其會,被歷史選中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