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大小姐的貼身家教> 第一千二十章 大道百鎖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二十章 大道百鎖歌 (2 / 2)

欲得身中神不出,莫向靈臺留一物。

物在身中神不清,耗散精神損筋骨。

神馭氣,氣留形,不須雜術自長生。

術則易知道難悟,既然悟得不專行。

所以千人萬人學,畢竟終無一二成。

神若出,便收來,神返身中氣自回。

如此朝朝還暮暮,自然赤子產真胎。”

這些文字,即便王庸對所謂修行沒有太多研究,也差不多可以倒背如流。

只是,王庸很快就發現了詭異的一點。

這首《大道歌》的文字,被一道道奇怪的筆畫串聯在一起,就像是一根根鎖鏈,將整首詩歌給鎖住了一般。

“什麼意思?”王庸不由好奇起來。

繼續翻看第二頁,映入眼簾的卻是一句句白話文。

“修行,皆在‘性命’二字之上。不懂這兩字,便勘不破修行真諦。觀如今存世的修行法門,莫不是裝神弄鬼、陰陽怪氣,最終性不性,命不命,兩手空空。這種修行可以稱之為神鬼之道,但是絕不是人類修行之道。

何為人類修行之道?就是要性命雙修。性是人體內在的道,心性、思想、秉性、性格、精神皆可稱為性。命指人外在的道,身體、生命、能量、命運、物質等等,全都是命的顯化。陳攖寧講:性即是吾人之靈覺,命即是吾人之生機,用燈作比喻,就是燈油是命,燈光是性;有燈無油,燈就不能發光;徒有燈油而不能發光,則不能顯現油燈照明之用;修道之意在教人積足油量,並教以點燈之法,則人生必充滿光輝。

此說,吾亦認同。”

王庸看到陳攖寧三個字,眉毛挑了挑。

這書的作者竟然認識陳攖寧,顯然年代不可能久遠。因為陳攖寧是出生於民國期間的近現代道教領袖人物,仙學創始人,有“仙學鉅子”之譽,道教界敬譽其為“當代的太上老君”。

從這一點分析,此書作者很可能是跟陳攖寧同一時期的人物。

只是這樣一本近現代書籍,為什麼會出現在灣灣故宮博物院的藏書裡呢?

灣灣故宮博物院還不至於把所有有名無名的亂七八糟書籍都收錄在內的。

懷著疑惑,王庸繼續往下看。

“性不離命,命不離性。人的存在以生命為基礎,人一旦失去生命,就會變成死屍,人也隨之死亡;人同時也不能離開精神意識,沒有精神意識,人就是活死人,也就是所謂殭屍。

縱觀如今武林跟修真界,無論是習武者還是修行者,都沒有貫徹性命兩字的真意。練武者只知道練習肌肉骨骼血液臟腑,對於精神修行則嗤之以鼻;相反,修行者則只注重精神意念的修習,完全不顧身體的磨練。久而久之,他們的精神意念變得異常強大,身體卻開始虧空萎縮,直至命不承性,身體無法支撐過於強大的精神意念,不得不選擇坐化。可笑的許多修行者還以為坐化飛昇乃是成仙之途徑,故意尋求一個坐化之道。

此舉簡直就是愚蠢!

人乃萬物之靈,為何?就因為這天地間唯有人類可以輕而易舉做到性命雙修。你讓一隻老虎、一棵竹子去做,做到極致,也不過是一隻更加強大的老虎,一棵更加強壯的竹子而已。所謂帝流漿,可遇不可求,哪有那麼容易遇到?”

帝流漿,王庸卻是知道。

清朝袁枚所著的《續新齊諧·帝流漿》中提到:“庚申夜月華,其中有帝流漿,其形如無數橄欖,萬道金絲,纍纍貫串,垂下人間,草木受其精氣,即能成妖。”

帝流漿卻是傳說中草木成精的東西。

當然,這只是傳說,世間真正有沒有帝流漿,就不得而知了。

“這書有點意思,似乎不同於正常的道家書籍。且看他後面說的什麼。”王庸自言自語著,繼續往下翻。

“吾從十歲開始習武,至今五十餘年,明勁、暗勁、化勁依次而達,只是到了化勁,卻忽然像是被矇住眼睛,完全看不見前方的路在哪裡。化勁,已是人體血肉骨骼機能的極致,似乎再沒前路。武道之途,到此為止。

直至西洋泊來細胞學說,讓吾忽有茅塞頓開之感。

細胞學說將人體拆分為無數細胞,人體由細胞組成,就如抱團螞蟻,分工不同,集體行動,產生巨大的力量。

吾不禁想,這突破化勁的辦法,莫不就在這細胞學說裡?骨骼、肌肉、血液練到了極致,相當於軍團作戰的螞蟻集體行動力做到了極致,想要提升,只能從每一隻螞蟻著手,提升個體螞蟻的實力。如果有一種辦法,可以將人體細胞提升到極致,那時候的武道將是是什麼模樣?”

看到這裡,王庸整個人變得呼吸急促起來。

沒想到,這根本不是一本什麼道家典籍,而是一本民國年間的武道宗師的手札!

而那位宗師,在寫這個手札的時候已經達到了化勁巔峰!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