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四個字出自《新唐書·裴行儉傳》,原句是“士之致遠,先器識,後文藝”,就是說想要成為一個士,首先要有器度,然後再談才華。
裴行儉原本是說初唐四傑那四位老哥的,說他們除了楊炯之外,其餘三人的器度都太小,早晚不得好死。果不其然,王勃溺水而亡;駱賓王寫了著名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征討武則天,然後兵敗被殺;盧照鄰得罪了武則天的侄兒,下了大獄,之後出來鬱郁不得志投河自殺。
要是這哥仨知道裴行儉這個毒舌,一定會死前把裴行儉拉上的。
“正確。”評判人員看了一眼王庸答案,道。
砰一聲,王庸第二朵櫻花傘升空。
與此同時,千葉真昔那邊也騰起一把櫻花傘。
兩人卻是各有兩朵傘升空,搖曳在半空中,隨風輕舞,如點綴在天空的彩色雲朵。
“打平了!不過這只是開始,接下來才是真正考驗人的時候。選手不光要面對頗具難度的試題,還得要戰勝身體上的勞累。王庸選擇的吉田口線比千葉真昔的宮口線要少一千多米,而王庸比千葉真昔年輕,體力好。兩人到底誰先到達頂峰,搶先拿到山頂那道題的回答資格,還真不好說。讓我們拭目以待!”
各大電視臺的記者都在滔滔不絕的報道著。
只是,隨著高度的提升,這些記者們的話語逐漸少了很多。
海拔成為最大的阻礙,許多記者甚至開始大喘氣,坐在地上休息,半天起不來。
反倒是參賽的兩位選手王庸跟千葉真昔,沒有表現出一丁點的不適。
兩人面色如常,始終保持著勢均力敵的進度。你放飛一把櫻花傘,我也放飛一把。
你題目全部回答正確,我也不錯一道。
兩人真正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以一種讓觀眾們驚歎而敬佩的精神,朝著山頂穩穩攀登著。
王庸還好,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王庸是武道家,體力本來就比常人充沛。但是千葉真昔一個耄耋老人,卻表現出超越普通年輕人的體力,這就讓一干記者們臉紅耳燥了。
“繼續!”CNN記者露絲坐在地上休息了幾分鐘,看到不遠處千葉真昔健步如飛,不由掙扎著爬起來,道。
她快走幾步,趕上王庸,卻是差一點栽倒在地。
劇烈的運動使得她呼吸不暢,有點缺氧。
“給她個氧氣瓶。”王庸對工作人員道。
工作人員當即拿出一個小氧氣瓶,遞給露絲。
露絲感激的謝過王庸跟工作人員,然後將氧氣瓶連線上面罩,貪婪的吸了幾口。
只是這才爬到四合目的高度,距離十合目還有一半多距離。
到了更高的地方,氧氣瓶也未必能夠支撐露絲走下去。
露絲也想到了這一點,可她卻沒有半點退縮,只是一言不發的埋頭往前走。
王庸看了露絲一眼,笑笑,沒說什麼。
露絲這是典型的美國人性格,明知不可能,也要繼續。這種性格跟美國發展之初盛行的牛仔精神不無關係,樂於冒險,不甘於平凡。
拋開國籍偏見,王庸對於這種精神倒是蠻欣賞的。
這跟華夏人思舊固守的性格截然相反,很難說哪一種更好。
正是華夏人固守的性格,使得華夏沒有侵略性,也使得華夏內部相對團結穩定,綿延數千年而不絕。可也正是這種性格,使得上個世紀的華夏吃了大苦頭。
幸好,現在的一代年輕人已經相容幷蓄,固守之餘也勇於開創勇於冒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