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洋記者卻是掌握著一手情報的,立馬回答:“王庸被難住了。”
“哦?他的題目是什麼?”
“君夫人陽貨欲,好像是挺古怪的。”東洋記者回答。
“這題目?”千葉真昔聞言,眉頭也皺了起來。
足足半分鐘,千葉真昔都沒有做聲,連他自己的題卡都忘記回答。
顯然,千葉真昔也被這一道題難住了。
山腳下,剛剛還吹噓千葉真昔肯定能夠答上來的東洋民眾,立馬閉嘴不語。
原來,這道題目真的難!
不光王庸,就連千葉真昔也沒法第一時間回答出來!
看到千葉真昔表情,原本就擔心王庸的華夏遊客,愈加擔心了。
王老師不會出師不利,第一題就不得不跳過吧?
華夏遊客這個想法才剛剛落下,卻見大螢幕裡王庸動了。
只見王庸自嘲似的笑了笑,然後提筆在題卡上寫下一行字。
“此兩句為隔章搭,分別出自《論語·季氏》第十六‘邦君之妻’裡的‘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與第十七章裡的‘陽貨欲見孔子’。”
王庸寫完,另一邊的千葉真昔兀自皺著眉頭,沒有解答出答案來。
而旁邊的評判員面無表情看完王庸答案,隨手在題卡上打了一個對勾。
然後繫著題卡的櫻花傘瞬間騰空而起,綻放在半空之中。
“王老師答對了!”
“我就知道沒有什麼能夠難住王老師!加油!”
“竟然蒙對了?狗屎運不錯。只不過有什麼用,他還是落後千葉老師一題!”
“可是千葉老師似乎被這個題目給難住,完全忘記回答他自己的題卡了啊!趕緊找人提醒他啊!”
眼看千葉真昔還在苦苦思索,東洋民眾急了。
好不容易領先的優勢,怎麼能白白扔掉?
最終,還是東洋記者輕輕碰了一下千葉真昔,千葉真昔這才如夢初醒。
他看到了王庸路段上升起的櫻花傘,帶有遺憾的道:“他答上來了?我才剛剛有點眉目,似乎是論語第十六跟第十七的首尾隔章搭。”
千葉真昔究竟還是有實力,他回答的跟王庸一樣。
只是卻慢了王庸將近一分多鐘。
此時王庸利用這短短時間,已經前進到了第二道題卡位置。
題目只有寥寥幾個字,“士先器識”,只是這四個字之間留了空格。
這卻是科舉考題型別裡的帖經。
就是出題人任意選擇經文裡的一頁,然後將左右兩邊都用紙張覆蓋,讓考生回答被蓋住的的文字。跟現代考試中的填空題類似。
這道題目難度不如第一個,王庸僅僅掃了一眼,就拿起筆刷刷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