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易充當了同聲翻譯,及時而準確的將王庸的話翻譯給了所有南韓學生。
等到王庸最後一個字落下,最先驚訝的不是南韓學生,反而是安易。
安易需要在中文跟韓語之間轉換,實際上將故事聽了兩遍,感觸也別其他人深。
她驀然發現,王庸說的才是正確版本!
這個雕像,根本就是說的“單手之聲”的道理!而不是李在先所謂的“憐憫清風”!
安易震驚的看著王庸,懷疑自己是不是留學太久,小覷了華夏文化的博大精深。
轟!
半晌之後,呆滯的南韓學生才發出一聲嘆息,失落跟傷心的表情寫滿他們臉蛋。
但凡有點判斷能力的人心中已經有了正確答案。
憐憫清風跟單手之聲,哪個才是正解,一目瞭然。
不過還有不服氣的學生拿著手機搜尋,想要搜尋王庸故事的來源。
萬一這故事是王庸臨時生造的呢?現場生造當然更加契合雕像意境了。
可當他們費了半天勁,在一本叫做《禪骨禪肉》的書籍裡發現了這個故事後,就全都說不出話來了。
因為這本書是一位叫做李普士的西方人寫得,引用了許多東方典籍,目的是向西方推薦禪學。
可見隻手之聲確實是一個典故,非是王庸臆造。
“一幫不自量力的棒子,還想跟王老師叫板!也不看看王老師姓什麼!王!”
“大快人心啊!比起打臉國內那些磚家,還是打臉棒子過癮。強烈要求王老師每天來一次!”
“嘿,這個李在先徒有虛名嘛。還以為真的跟棒子吹得那樣厲害呢!他一輩子致力於去漢化,現在滿意了吧?連他自己都不明白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了!活該!”
直播間觀眾紛紛吐槽叫好,禮物也是刷的飛起。
“你是正確的。”這時,那個叫做昶熙的學生忽然走向前,對王庸道。
一個南韓人竟然如此大方承認王庸是正確的,大大出乎王庸預料。
正常南韓人的表現應該是像其他學生一樣,心中承認但是臉上絕不服氣才對;又或者像胖大媽,裝著低頭工作,無視王庸。
這個昶熙的舉動實在讓王庸想不到。
“昶熙哥!”一些南韓學生似乎也覺得恥辱,不滿的叫道。
昶熙回頭看一眼那幾個學生,道:“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如果我們連這個都不敢承認,那讀書還有什麼意義?讀書本來就是讓我們學會明辨是非、洞悉真理的啊!”
“我們錯了……”幾個學生羞愧的低下了頭。
其他南韓學生也面有愧色,默默的散開,回到了圖書館座位上。
剛才還怒氣衝衝的南韓學生,轉眼變成了鬥敗的公雞,溫馴的堪比小羊仔。
“你不一樣。”王庸看昶熙一眼,意味深長的道。
然後徑自走向胖大媽。
“現在我是不是可以看那幾本書了?”王庸問。
胖大媽有點驚慌失措的抬起頭,想要拒絕,可是實在找不出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