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胡說八道些什麼!導演,這人誰找來的?節目還能不能錄了?”張慶之氣壞了。
臺下觀眾則發出哈哈大笑聲,覺得王庸的反駁有趣極了。
既犀利又狠辣,如一柄淬毒的利劍,直刺張慶之心臟。張慶之根本就無力抵抗。
“導演,要不要把那人請出去?”副導演擦著額頭上的冷汗,小心翼翼問。
導演卻嘴角帶著微笑,說:“請出去?為什麼?這不是挺好嗎?多有節目效果!”
“哦,那我明白了。”副導演點點頭,然後給攝像師一個手勢,示意多拍點王庸的鏡頭。
“哦,很遺憾,導演沒表示。看來我的辯論是在節目允許範圍內的,那麼繼續。”王庸看一眼遠處的導演,立馬洞悉了導演想法。
導演巴不得王庸搗亂!鬧出一個大新聞才好!
於是王庸不再保留,火力全開對張慶之發動新一輪攻勢。
“聖人制定了善的準則,然後那些不符合善準則的,就自然被定義為了惡。莊子批判的其實是這一點,莊子認為善與惡並非涇渭分明,而是相互混雜的。並不是簡單的將代表善的聖人消滅,然後代表惡的大盜就會與之消亡。華夏五千年曆史充分證明,當社會喪失最基本的秩序,只會帶來無邊的痛苦與死亡。‘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就是這個道理。如果按照張老師的理論,那麼現在的華夏顯然不是張老師的理想鄉。伊拉克、敘利亞、非洲那些動亂小國,或許更能滿足張老師的理想。”
說到這裡王庸一頓,然後微微一笑:“張老師要是想去可以聯絡我。以咱們的關係只收半價,並且保證您每天生活在炮火與槍聲的洗禮中。三個月內死不了,本人包售後服務,親自過去送您一程。”
“噗”!
觀眾們笑得前仰後合。
打瞌睡的大爺大媽也顧不上睡覺了,跟著笑起來。
“這孩子嘴太損了!跟兩片刀子似的!”
“嘿嘿,有意思。本以為來參加的是文化節目,沒想到是相聲專場!”
“你……根本就是無中生有,血口噴人!跟你這種沒素質的人,我一句話都不想多說!”張慶之身體顫抖,指著王庸罵道。
王庸微笑不變,提醒張慶之:“張老師,你已經跟我說了兩句話了。”
“……”張慶之想殺人了。
“既然張老師不想跟我講話了,那我就自己跟自己說。莊子是道家,道家最根本的核心思想是什麼?是齊物論。也就是世間萬物都是相同的,沒有差異。道家認為等級差距產生歧視,沒有貴就沒有賤;貧富差距則產生貪,沒有貧就沒有富;相互對立的矛盾才是一切亂象的根源。放到‘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句話上,就是說沒有聖人制定的差異隔閡,就沒有盜匪。老子在《道德經》裡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其實就是對莊子那八個字的最好說明,沒有差異就不會有矛盾,不會有聖人跟大盜。大家都是平等的,都是好人。這卻又跟儒家所倡導的‘大同世界’殊途同歸了。又證明了張老師的解釋不對。”
“我的話講完了。”王庸衝導演跟觀眾點頭,然後坐了下來。
嘩啦啦!
隨後掌聲響成一片,觀眾跟導演組全都鼓起掌來。
“差點就被張慶之誤導,原來這才是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真正意思啊!”
“我就說嘛,莊子那麼一個逍遙自在的人,怎麼可能閒的沒事跟儒家撕逼呢?這種解釋才符合莊子的思想嘛!”
“還是這個先生講的透徹。這不是節目組的新花樣吧?在觀眾席裡藏上一位先生,裝成跟臺上的先生爭執,製造節目效果。”
“說不準,畢竟現在為了收視率無所不用其極。但是確實挺有意思的,比單純乾枯無味的講解有趣多了。”
人們都在談論著,猜測著。
沒有人注意到臺上張慶之的臉色,黑成了一個紫茄子,一雙眼睛死死盯住王庸。
半晌,才從牙縫裡擠出一句話:“是你!絕對是你!你又來砸場子了!”
眾人一臉愕然。
誰?張慶之在說誰?誰來砸場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