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大小姐的貼身家教> 第七百二十八章 又來砸場子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二十八章 又來砸場子了! (1 / 2)

聽著張慶之的講解,底下一些年輕人紛紛點頭。

“原來如此啊!我以前看到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幾個字,都覺得很奇怪,但是也沒多想。直到今天才算明白,原來是莊子用來批判儒家的啊!”

“張慶之講課雖然不夠生動,不過文化水平還是可以的。這算是我聽過的最好的一個解釋。”

“人家好歹也是燕大畢業的博士,能差到哪裡去?”

張慶之的言論得到不少人的認同。

只是墨鏡掩飾下的王庸,卻眼中隱含輕蔑之意。

張慶之這些話表明看似有道理,實際上是顛倒莊子本意,指鹿為馬。

莊子的思想若是隻有這般淺薄,也不會被魯迅用“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這句話來感嘆了。

“這位朋友,不知道我這樣解釋,你理解了沒?”張慶之看著王庸,問。

張慶之覺得這一段自己發揮的很好,王庸肯定會激動的點頭,並且誇讚他有文化的。

但是張慶之沒想到,王庸非但沒有一絲激動之情,還搖起了頭。

“張老師,我覺得你說的不對。”

“不對?”張慶之臉色變了變。同時他心中冷笑,暗道一個觀眾懂什麼,也敢當眾指摘他!

“那你說說我哪裡說的不對吧。”

臺下剛才小聲議論的幾個觀眾看著王庸,臉上帶著嘲笑。

在他們看來,王庸這是自找沒趣。人家一個大學教授級別的學者,還不如你一個普通觀眾懂得多,說得對?

趕緊老實坐下得了,譁眾取寵有什麼勁?

王庸卻絲毫沒有坐下的意思,而是一本正經回答:“縱觀莊子一生言論,表面上看其是處處攻擊儒家。實際上恰恰說明最懂儒家的反而是莊子。儒家六經是莊子率先提出來的,他將《詩》、《書》、《禮》、《樂》、《易》、《春秋》歸納為儒家六大經典,直到現在也被所有學者承認。莊子又在批判中指出仁義是儒家的本質核心,所以莊子許多言論都圍繞這個仁義進行。莊子以批判之表象,促進了儒家文化體系的圓滿。尤其儒家亞聖孟子的思想,就跟莊子具備諸多相同處。比如兩人都主張人類心性的力量,都主張萬物平等、民貴君輕等等。如果說莊子只是單純的批判攻擊儒家,我覺得是不合理的。莊子批判的並不是儒家,只是豎起了一個靶子宣講他的思想而已。不是儒家也會是墨家、法家、陰陽家,甚至是莊子所代表的道家。”

“臥槽!這人到底誰啊?這番話水平夠高的啊!”導演聞言,驚的眼珠子差點掉出來。

導演也跟其他人一樣,認為王庸會在張慶之講解完之後坐下。

誰知道,王庸卻一反常態跟主講嘉賓槓上了,甚至說出一段見解超越嘉賓的話語。

“你……”張慶之一滯,面對王庸的反駁,他竟然一時想不出話來駁斥。

臺下觀眾也是一下子來了精神。

“嚯!有意思了!觀眾跟嘉賓懟起來了!老張頭別睡了,快看熱鬧!”

“這人真的只是一個觀眾嗎?這個觀點似乎聞所未聞啊!最懂儒家的偏偏是最批判儒家的莊子,這要是讓其他學者聽見,不得跟這人撕起來?”

“還用其他人聽見?你看張慶之的臉色,恐怕已經忍不住要動手了。也不怪張慶之,被一個無名觀眾當眾打臉,換成誰也受不了啊!”

“張慶之怎麼有點詞窮的意思?兩人才交手就要偃旗息鼓?那也太沒勁了吧。”

事實證明,這位觀眾只猜對了一半,沒猜對另一半。

張慶之面對王庸的理論確實一時詞窮,但是兩人之間的交手卻沒因此停止。

因為王庸已經不等張慶之回答,再次展開了攻擊。

“對於張老師剛才‘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講解,我表示異議。我覺得張老師是在片面的、淺顯的、粗暴的理解這八個字。”

“你說什麼?”張慶之整張臉一下子耷拉下來,眼中跳躍著怒火。

他能不生氣嗎?王庸竟然連續用“片面、淺顯、粗暴”形容他,無異於在他本來就腫起來的臉上又狠狠打了一巴掌。

王庸斜睨張慶之一眼,沒搭理張慶之,而是道:“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其實講的是世界的兩種極端而已。聖人跟大盜,各自代表著善與惡。聖人代表善,制定善的準則,這些準則難道真的如張老師所說是錯誤的嗎?那我想問問張老師,聖人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偷窺女生是非禮吧?隨地吐痰是非禮吧?辱罵老人是非禮吧?景區亂寫亂畫也是非禮吧?這些聖人都表示反對,那麼也是錯誤的嗎?要不張老師隨地小便一個給我們瞧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