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大小姐的貼身家教> 第四十四章 除惡務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四章 除惡務盡 (1 / 3)

“王陽明在提出心即理之後,緊接著又提出三個字。致良知。你覺得他提出這個的意義何在?”王庸反問鍾心。

鍾心思考半晌,嘗試著回答道:“應該是擔心人們誤解他的第一句話,免得有些人以為心裡想的就是對的,就可以去做。所以心即理的前提是要致良知。心中的道理一定要遵循良知這個基礎框架。壞人心裡想的壞事不能算是真正的心即理。”

“非常好,鍾心你比我想象的要聰明許多。”王庸由衷的誇讚道。

師徒兩人便在這種交流與互相啟發中,開始了對千年前那位聖人的現代解構。

鍾心確實如王庸所說,異常聰慧。往往王庸一句話才講出一半,鍾心就能舉一反三領悟出來許多道理。

直至最後,鍾心忽然一展笑顏,再無之前的陰鬱愁容。

“謝謝你,王老師。我懂了,今天晚上的這件事我就是遵從了自己內心,遵從了心中的良知所作出的。所以我無須愧疚,無須悔恨,更無須自責。我當初幫助同學的初衷也是善意的,把同學推向深淵的不是我的善意,而是耗子那些人的惡意。如果人們能夠多遵從一下內心的良知,就不會有這麼多惡性事件發生了。”鍾心認真的說道。

王庸欣慰的點點頭,鍾心這番感悟雖然沒法跟真正的國學大師相比較,但卻是她這個年紀能感悟出來的最樸素道理了。

高深的未必正確,樸素的也可能是真理。

至少鍾心所說的,就已經接近了陽明心學最簡單也最核心的部分了。

良知。

至於後面更加深刻的道理,卻是要徐徐圖之,不能填鴨式教育。

現代華夏的教育方法便是太急於求成,學生們往往一離開學校,就將知識拋到了腦後。所有與工作生活無關的東西都不記得了,甚至是道德。

而在這一點上,王庸倒是蠻欣賞古時私塾先生。

他們儘管苛刻儘管嚴厲,但是教出來的學生卻真是道理牢記一輩子。甚至學生們功成名就之後,錦衣返鄉也仍然不忘打一壺老酒去看望年幼時候的老師。

桃李天下,這是作為一個老師最遙遠的夢想,也是最崇高的理想。

“要做便做到最好!未來我一定要讓這世界遍佈我王庸的學生!”王庸闇暗發誓。

他的性格就是如此,當兵就要做兵王,當老師自然要當那個最厲害的老師。

正如韓愈所說“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可以成為百代師表,而一句至理名言就可以成為天下的法規。

王庸不敢妄想一句話制定法規,王庸卻夢想他一句話便能讓一群學生為之心甘情願奔命。

那才是師道的極致。而想要達到這個極致,王庸首先應該付出自己對學生的教化與愛護。

“王老師,我忽然有種衝動,想要趕緊回家把今天的感悟寫成日記。要知道我活了十六年,你還是第一個讓我有這種衝動的喲。”

“……”王庸聽到鍾心這句話,不禁滿頭黑線。

第一個讓你有衝動的?這話怎麼聽著這麼彆扭呢?

“你現在身體感覺怎麼樣?”王庸還是有些不放心鍾心。

鍾心深吸一口氣,用無比愉悅的語氣道:“很好,非常好,從未如此好過。”

儘管鍾心表示沒事,王庸仍舊不敢大意。抓過鍾心的手腕,在嫩白的手腕上輕輕一搭。

感覺到鍾心脈搏跳動正常,不服不沉、和緩有力,這才放下心來。

雖然王庸無法從脈搏診斷出病症來,但是卻知道健康的脈搏是什麼狀態。

一次呼吸跳動四次,不浮不沉,不大不小,節律均勻,從容和緩,這便是健康狀態應有的脈象。

鍾心此刻脈象正符合這些特點。

“那好,我們回家。免得你姐姐出差提前回來看到你不在發飆。”王庸想了想,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