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玉書先慰問了大家一番,順便發了一圈紅包。
「謝謝林太!」
「謝謝林太!」
見幾個香江明星在陶玉書面前規規矩矩的,態度恭敬,唐國強、濮存昕、何晴等內地演員都感覺很神奇。
他們在拍戲時劇組裡雖然沒什麼歧視,但香江明星和內地演員之間確實有一層無形的壁壘在,能感覺到一種明顯的差距。
在陶玉書跟演員們交流的時候,林朝陽也在跟謝靳閒聊。
一年多沒見面,謝靳明顯老態了不少。
《赤壁大戰》是他從五十年代就想拍的片子,三十多年來歷經波折,終於在林朝陽兩口子的支援下實現了這個夢想。
他為這部片子可以稱得上是嘔心瀝血,兩年多時間裡兢兢業業,不敢有一絲懈怠。
甚至連去年兒子阿三過世也僅僅是耽擱三天時間,便強忍著心中悲痛回到了劇組。
數千人的劇組停工一天就是幾方塊錢,他不敢、也不能耽誤。
現在電影上映了,謝靳也算是放下了重擔,唯一擔憂的是票房。
創下中國影史的投資,一旦虧損,他覺得自己也沒臉見林朝陽夫妻倆了。
當初《赤壁大戰》能立項,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他和林朝陽的關係。
「片子拍的不錯,你已經做的夠好了,票房應該不會太差,最起碼回本不成問題。」林朝陽安慰道。
《赤壁大戰》才上映一天,一切還不明朗,林朝陽也不敢把話說死。
但他是看過電影的,謝靳的技法對比第五代導演明顯不夠新穎,不過電影最關鍵的是講故事能力,這反而是謝靳的強項。
《赤壁大戰》投資巨大,這次謝靳沒有像他以往拍片那樣專注於個人表達,
採用了香江編劇、攝影和武術指導的構思,使得電影成片效果頗具觀賞性。
國人看赤壁之戰,天然是站在孫劉一方,電影結尾曹操大敗而歸,也很契合歡樂的觀影氛圍。
聊了一陣,路演開始。
放映廳內人滿為患,主創們來到放映廳與觀眾互動,場面熱鬧。
電影放映後,主創們傾聽觀眾的觀影感受,都是以好評居多。
有的觀眾偏愛歷史細節,對片中人物的服飾、兵器、戰船構造、行軍陣法點評的頭頭是道,誇獎劇組的認真細緻。
《赤壁之戰》的劇本以《三國演義》為主,這一點從電影開場趙雲的裝扮就能看出來,但在戲說的基礎上,謝靳新增了大量的歷史真實細節。
讓整部電影看上去既不乏演義的精彩,又多了幾分還原歷史的氣魄。
有的觀眾喜歡演員的表演,諸葛亮的舌戰群儒、周瑜的風流調、曹操的梟雄霸氣.把演員們誇了個遍。
影片中連一些配角都很出彩,就比如劉德華的趙雲,總計出場3次,時長不到10分鐘,卻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還有觀眾喜愛電影的史詩氣度,全片時長150分鐘,時長超過了當今絕大多數電影,但沒有絲毫拖沓無聊之感。
戰爭場面宏大,武打動作精彩,關鍵情節中的苦肉計、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等場景高度還原。
尤其是為了最後火燒赤壁的鏡頭,謝靳調動了一個師的兵力。
再現了這場歷史上著名戰役的宏大與慘烈,儘管還遠遠稱不上完美,但視覺效果仍舊震撼人心,讓許多觀眾看得渾身起雞皮疙瘩。
路演結束,主創們還要接受記者採訪。
晚上陶玉書在燕京飯店設宴,請劇組一行人吃飯。
《赤壁之戰》的路演宣傳是場持久戰,今天宣傳結束,另一組人馬將會前往香江,再往東南亞幾國去,而謝靳一行人會在明天飛往灣島、日本、韓國進行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