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文豪1978> 第569章 一時美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69章 一時美談 (4 / 5)

這筆錢看起來不算多,但卻是個好的開始。

節目模式合同的有效期是三年,每年續約一次,續約價格由雙方談判確定。

XE

更多的主動權和利益。

除了《亞洲偶像》版權的出售,ITV也在和星空衛視談《百萬富翁》的節目版權,不過如今《英國偶像》還是個未知數,所以雙方誰都沒有看急。

星空衛視的發展伴隨著幾檔綜藝節目的成功走上了正軌,陶玉書又將精力放在電視劇的製作上。

星空衛視現在才剛剛有了起色,為了求穩,她將自游標準了金庸這個華語通俗文學的扛把子人物。

計劃以金庸原著,香江資金和製作團隊,內地取景合拍的模式,製作一批高質量電視劇,電視劇名單包括了《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四部作品。

這幾部是金庸作品序列當中知名度最高的作品,二十多年來也不止一次被影視化,但依舊經久不衰,在整個東亞地區都有看不小的影響力。

為了這四部電視劇的拍攝,星空衛視投入了8000萬資金,訊息一出,立刻登上了香江各大娛樂報刊的頭條,影視行業文是一片震動。

在亞洲地區,香江的電視行業算是很發達的,但受限於市場規模原因,

節目投入歷來都比較小。

尤其是無線一家獨大,邵老闆又是個銖必較的性子。

拍電視劇搞一堆假山假水,服裝道具迴圈利用,電視劇的單集製作成本卻僅有10~15萬港元。

集數少一點的電視劇兩三百萬投資,集數多一點的也就是五六百萬投資星空衛視花8000萬港元拍四部金庸電視劇,一共才180集,集均製作成本高達近45萬港元。

是無線電視臺製作成本的三倍還不止,堪稱業界良心。

影視影業的震動是在於,四部投資巨大的電視劇前後開拍,必定惠及許多從業人員,在這些人看來,林太簡直就是香江影視行業的活菩薩。

在市民階層,大家的觀感很簡單,投資大,劇集質量肯定高,光是大陸取景這一點就足以吊打無線電視臺的劇,因而許多市民對於星空衛視的這幾部武俠劇倍感期待。

回到香江忙碌了一週多時間,時間一晃已是3月末。

3月26日,《深圳特區報》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東方風來滿眼春》的報道,將老人家自1月份南下一路的言行總結髮表,引發了全國轟動。

老人家的南下之行之前一直在保密,只在小範圍內流傳,始終沒有見諸報端。

《深圳特區報》的報道具有十足的象徵性意義,連香江的各大媒體也參與其中,接連不斷的進行報道。

「林生對這次老人家的南下之行如何看?」

「那篇報道的題目寫的很好,‘東方風來滿眼春」。

金庸微微頜首,「春天確實到了!縱觀歷史,中國強盛的根源,離不開‘開放」與‘改革’這兩個詞。」

「先有一段社中E

死亡的痛苦時期,而後不斷融合、壯大。

春秋戰國的混亂演進為秦漢的大統一,五胡十六國的大混亂演進為隋唐的大統一,五代十國、遼金元和宋朝的長期戰爭再演進為明清的統一。

與今天的情景何其相似,歷史確實有其玄妙之處,所以古人說以史為鑑。」

「林生所言甚是。」金庸說道。

杭州酒家內,如同三年前尋求收購明報集團時幾乎相同的場景,林朝陽夫妻倆與金庸相對而坐,交談甚歡。

當初在收購明報集團時,金庸曾和陶玉書達成過君子約定,繼續擔任明報集團的董事局主席,為公司的順利交接穩定軍心。

如今三年之期將到,金庸也將徹底放下明報的擔子,頤養天年。

「卸下了明報的重擔,查先生打算做點什麼?」陶玉書問。

金庸笑著說道:「牛津大學的聖安東尼學院邀請我去做訪問學者,我中學時就曾夢想過能到牛津或是劍橋去讀書,本以為此生無望,沒想到耳順之年竟又有了機會。」

「去當個教授,以您的學識綽綽有餘。」陶玉書恭維道。

金庸擺擺手,「林太說笑了。自家人知自家事,我做了一輩子的新聞,

寫了半輩子的,若說寫、寫社論,我很有自信,可做學問———”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