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林朝陽笑容淡然,跟眼前的小眼睛打了個招呼,
「您好,您好。我是人藝的英達,梁佐是我大舅子。」小眼晴跟林朝陽攀起了交情。
「哦!」林朝陽作出恍然狀,跟英達客套了兩句。
英達的父親是英若誠,現在是人藝的演員,這兩年演了幾部電影和電視劇,但編制還在人藝,偶爾會來燕大劇社幫看指導一下。
「這位就是您愛人陶老師吧?」英達自來熟的跟陶玉書打招呼。
見他態度熱情到有些殷勤,陶玉書禮貌的回應了兩句,但見林朝陽對英達的態度不太熱絡,她也沒有多聊。
待從後臺出來,陶玉書問林朝陽,1「那個英達不是梁佐的妹夫嗎?我看你對他不太喜歡。」
「也沒什麼,就是感覺那人太油滑了。」
陶玉書想了想剛才英達的表現,「確實。」
她剛才跟英達聊了幾句,不難猜出英達的目的。
林氏影業這幾年在國內投資合拍了不少電影,捧出了章藝謀、陳凱戈這樣的大導演,英達既然是演員,想結識她也不稀奇。
隔天上午,燕大方正公司總經理樓賓龍到小六部口拜訪陶玉書。
1985年樓賓龍受燕大委任,以人民幣40萬元資金創辦燕大方正集團。
並把學校計算機漢字鐳射照排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於1988年開始向市場推出了該產品。
樓賓龍這次來拜訪陶玉書,就是想將方正剛研發成功的方正91國產鐳射照排系統推廣至香江地區。
「現在我們的鐳射照排系統,可以用衛星傳輸版面描述語言代替報紙傳真機,資訊量只有傳真方式的1/50,且毫不失真。
還有我們的彩色出版系統,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彩色圖片和中文的合一處理和輸出。
這些技術不僅在國內已經應用上了,還在今年1月使用在了《濠江日報》。
目前我們正在研製新聞採編流程計算機管理系統,一旦研製成功,對於報社的採編流程將會是革命性的突破。
記者的稿件可以快速傳到報社,編輯在計算機上直接組版,大大提升報社的工作效率.」
樓賓龍是科研人員出身,五十歲才被燕大委任成為方正公司的負責人,
身上沒有商人的習氣,反而更像是個學者。
在介紹方正91系統的功用時,他滔滔不絕,條理清晰,儼然是個老推銷員了。
待他介紹完情況之後,陶玉書面露沉吟。
燕大方正成立至今7年,因著計算機鐳射照排系統的研發成功,讓燕大方正在去年實現了2億多的產值。
不僅成為了我國高校創辦科技企業的典型,也成為了中關村的代表性科技企業。
按理說公司發展的這麼好,樓賓龍應該志得意滿才對,可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方正鐳射照排系統推出以來三四年時間,幾乎所有中央、地方報紙、大中型印刷廠都成了他們的客戶。
樓賓龍可以負責任的說一句,方正的鐳射照排系統已經實質性壟斷了國內的排版印刷行業。
現有的市場已經開墾完畢,如果方正公司不能繼續開拓新的市場,那等待方正的很有可能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樓賓龍來拜訪陶玉書,也是經過了一番深入的市場調研的。
香江的報業之發達,冠絕亞洲,哪怕是經濟和傳媒業異常發達的日本也要稍遜一籌。
如果方正的鐳射照排系統能夠登陸香江報業,那對方正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利好,至少兩三年內的發展有保障了。
更何況陶玉書是燕大職工子弟,恰好又掌握著香江最大的報業集團明報企業,這簡直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樓賓龍本來很有信心說服陶玉書,可見她遲遲沒有說話,他的心情也不由自主的志芯了起來。
「這件事.」
沉吟良久,陶玉書終於開口,樓賓龍緊緊的盯著她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