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文豪1978> 第527章 文化輸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27章 文化輸出 (3 / 6)

唉!」

謝靳越說嘆息越重,滿腹愁腸,

1987年貝託魯奇在國內拍攝了《末代皇帝》,上映後票房口碑雙豐收,在當年的奧斯卡金像獎上大殺四方。

林朝陽說道:「老謝,你不能這麼想。《末代皇帝》的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離不開名導和獎項的雙重加持。”

‘好,那我換個例子。你那部《寄生蟲》,戛納得了獎,在各國上映之後成績也都不錯吧?光國內就賣了5000萬票房。」

林朝陽輕輕點頭,《寄生蟲》去年拿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已經在全球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上映。

排除了幾個還未上映的票倉之外,不完全統計的累計票房達到了6600萬美元,已經為林氏影業帶來了近1900萬美元的收益。

「這些都是中國題材、中國故事,我們中國人也能拍。

可現在大家忽略電影的商品屬性,只把它當成宣傳工具,我們怎麼能指望老百姓喜歡、捧場?

任誰都看得出來,謝靳對現在電影市場的發展充滿了怨氣,也充滿了不甘。

解了情緒,謝靳問林朝陽:「朝陽,真就沒有辦法嗎?”

林朝陽沉吟著說:「倒不是沒辦法。投資大,多拉幾個投資人分擔風險就是了,問題是利益分配,以及是否必須只能使用內資。”

謝靳摘下眼鏡,篤定的說道:「如果是你們夫妻倆來投資的話,肯定沒問題。」

「讓我們投,投多少?我們要不要內地的票房分賬?這種電影頂多在東亞地區市場,發行也要依靠當地片商,收益怎麼分?”

林朝陽一連串的問題讓謝靳陷入了苦惱。

過了一會兒,林朝陽說:「你先彆著急了,先好好睡一覺,明天有時間再聊。」

將謝靳安頓到了西院,林朝陽回來對陶玉書說:「怎麼著?你對《赤壁大戰》感興趣?」

他剛才支開謝靳,就是看出了陶玉書似乎對這個專案有些意動。

「前幾年央視要拍《三國演義》,日本人就特地找上門送投資,也被拒絕了,三國題材在我們東亞還是比較有市場的。

如果我們能夠爭取到一些條件的話,投資《赤壁之戰》倒也不是不可以,回本應該不成問題。」

「你不擔心老謝的《赤壁之戰》重蹈謝鐵驪的覆轍?」

1986年,在央視的電視劇版《紅樓夢》正如火如荼拍攝之際,燕影廠突然曝出驚天大手筆。

他們要將《紅樓夢》拍成電影,電影共分六部上映,總投資2200萬元,引得中國電影界一片震動,聲勢可遠比央視的電視劇版《紅樓夢》大多了。

89年電影拍完陸續上映,反響有褒有貶,從口碑上來說跟央視的電視劇版不分伯仲,但票房卻是實打實的慘敗,沒掀起什麼大的水花。

「像《紅樓夢》《三國演義》這樣的鴻篇鉅製,篇幅太長、內容太過龐大,天然就不適合以電影作為載體傳播。

燕影廠和謝鐵驪犯的錯誤也在這裡,如果他們只拍一部《紅樓夢之元春省親》,成功的可能性會更大。

老謝聰明的地方就在於他懂得適可而止,《赤壁大戰》是三國的精華所在,拍成電影既控制了篇幅,又凝聚了精華,成功的機率要遠大於燕影廠的《紅樓夢》。」

陶玉書浸淫電影行業數年,逐漸練就了一雙火眼金晴,連林朝陽都不得不承認她的分析有一定道理。

後世10年後國內電影圈興起一陣翻拍《西遊記》電影的風潮,《大聖歸來》《西遊記之三大白骨精》《西遊記之大鬧天宮》《西遊記之女兒國》———許多電影走的就是這條路子。

陶玉書又說道:「我的想法是想跟老謝去一趟中影。他們掌握著電影發行權,最好是能讓他們參與一部分投資。

海外發行這一塊我們自己來,香江、灣島、日本、韓國、東南亞《三國演義》這些市場都很有影響力,《赤壁之戰》的發行不成問題,

我打算再拉上一票明星,,你說阿發來演諸葛亮怎麼樣?」

陶玉書說著說著突然分了個神,林朝陽很想說不怎麼樣,他覺得除了國強老師,別人的丞相都不堪入目。

當然了,這只是他先入為主的觀念而已。

「你是想用明星影響力來打造一部‘大片’?」

陶玉書一拍手,「沒錯!你這個說法對,就是‘大片’,大卡司、大投資,可不就是大片嘛!

「像這樣規模的歷史大片,咱們國內還是第一次搞吧?你說我把兩岸三地的明星都集結起來怎麼樣?」

見她越說越興奮,林朝陽忍不住想起了吳宇森後世搞的那部巨星雲集的《赤壁》。

相比於對三國文化了解浮於表面,只想夾帶私貨的吳宇森,謝靳要靠譜多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