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能信,你不信是你的事,我偏要信。”趙母容不得旁人詆譭老中醫,她覺得對方醫術好,是傳說中的“神醫。”
趙樹新還要說,錢滿枝扯住他不讓他繼續說下去。
趙樹理和趙母不相信趙樂樂信裡的話也正常,趙小明寫信回家把學校誇得很好,說城裡什麼都好,唯一不好就是東西賣得貴,什麼都比家裡貴。
趙母曾經也是見過世面的人,她覺得星城的東西賣得貴才是正常,因此趙小明說學校發的補貼不夠用,她馬上催趙樹理寄錢。
趙小明嘴巴會說話,不像趙樂樂總是和趙母對著幹,她的話沒人相信也正常。
兄妹倆從小關係也不是多好,連趙樹新都懷疑她是不是故意報復,更別提趙母會這樣想。
趙母心裡還記著上次打架和爭棉被的事,她直接把趙樂樂的提醒當成耳邊風。
趙樹新打過預防針也不會再多事,他的身體越來越差,沒有那麼多的精力管閒事。
錢滿枝回到自己家才開始批評趙樹新,怪他不該把信給趙母看。
趙母本來就不太喜歡孫女,讓她看到這樣的信,只會更不會喜歡孫女,過年過節連壓歲錢都捨不得給,眼裡只有兩個孫子。
錢滿枝的抱怨是天天都有,趙樹新都懶得聽,反正天天都是那一套,他不用聽也差不多能猜出來。
趙樹新愁的是秋收,他的精力是大不如前。夜裡睡覺都是咳個不停,想要睡個安穩覺都成難事,這樣的情況怎麼能完成秋收。
田裡的稻穀在割,山上的茶籽要撿,地裡的花生也要收,每一件事都需要人手。
錢滿枝也愁:“我們請人吧!”
她不是不想喊孃家人過來幫忙,而是孃家倆個侄子跟著舅家親戚南下打工。孃家那頭缺少兩個壯勞力,自己都忙不過來,又哪有空來幫她幹活。
趙樹新搖頭給錢滿枝算賬,請人要多少工錢,秋天收穫又能賺多少錢。他算完之後才發現,請人根本不划算,特別是稻穀不值錢,收糧的人都壓價。
“不賣谷,我們賣米,碾完之後直接賣米,糠還能用來餵雞和豬。”錢滿枝在家裡養了兩頭大肥豬和幾十只雞,正愁沒有東西餵它們。
“誰去賣?我現在挑不起重擔子,你去?”趙樹新用懷疑的目光望著錢滿枝。他生病之前,家裡的重活都是他負責,錢滿枝只負責其他農活,還真沒有挑過重擔子。
錢滿枝也不服氣,她也是天天下地幹活的,重一點的擔子挑不起,挑一百多斤卻完全不是問題,怎麼就不能挑米去賣。
“行,你想去就去,看你能不能把米賣掉。要是能賣掉,我們秋收就請人幫忙,賣不掉還是我們倆慢慢幹活。秋天的雨水不多,只要老天爺給臉,多割兩天也不要緊的大事。”趙樹新決定讓錢滿枝試一試厲害,知道厲害後她就不會再喊著要挑米去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