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滿枝趕集的那天挑著一擔米往鎮上去,路上不時能遇到挑著各種農產品的鄉親,也有人和她一樣挑著米。
她第一次賣米,籮筐裡也不敢裝多,別人的籮筐堆尖到把扁擔都壓彎,她的籮筐才剛剛堆平。
從家裡到鎮上有好幾里路,哪怕是早上出門,頭頂的太陽也曬得人熱汗涔涔。
錢滿枝走一段還得停下來休息換肩才敢繼續挑走,這樣走走停停,等她到集上,已經找不到好位置。
她挑著擔子找來找去也只找到一個偏僻的落腳點,頭頂還沒有東西遮陰,只能頂著大太陽曬。
集上賣東西的很多,第一季的早稻才收割沒多久,市場上很多賣新米的人,再不賣等著晚稻上市更不好賣。
錢滿枝打聽一下價格,一斤米還不到兩毛錢,收米的人還要挑三撿四,最好的質量也賣不到兩毛,倒是晚稻上市後有可能賣到兩毛。
集上賣東西的人多,買東西的人也多,趕過來收米的米販子也不少,可他們卻只看,並不急著收米,連價格都不問。
錢滿枝第一次出來賣米,也不懂這其中的竅門,急急忙忙挑上去問價。
米販子把手插進米里,抓一把起來仔細觀察,看完之後把米扔進籮筐,懶洋洋的喊價:“一毛五,賣不賣。”
錢滿枝震驚地問:“一毛五?這價太低了,能不能多加點。”
外面市場上大米零售價都賣到兩毛一,她出來之前都是打聽過,一毛五她寧願挑回去也不會賣。
“愛賣不賣。”收米的小販嘴裡含著根草,不太高興地回答。
錢滿枝挑著擔子失望地回到角落,不能賣給米販子,有人願意零散的買回家也行。
鎮上也有些人家裡沒有種田,需要買米吃,雖然這樣的人並不多,但總有個希望。錢滿枝也希望遇到這樣的顧客。
錢滿枝聽著其他賣東西的人吆喝,她也鼓起勇氣來吆喝。
“賣米,賣米啦!”錢滿枝第一聲很小,小到周圍人聽到都沒有反應。
“你要大聲喊。”邊上賣菜的大姐指點她。
“哦,謝謝您!”錢滿枝點謝過對方的好意。
錢滿枝看著身邊人吆喝的很自然,也就豁出去不要臉地大聲喊:“賣米啦!”
她突然這麼大聲一吆喝,還真吸引到幾個人的目光,但也僅限於此,大家看一眼又移開目光,連走上前看一眼的意思都沒有。
錢滿枝剛上來的勇氣又開始消散,她叫賣的聲音弱下來,漸漸的消失在嘈雜的環境中。
太陽漸漸升高,集市上的人也越來越少,熱鬧而擁擠的人流消失在時間的洪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