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關東宗親諸侯,都是需要繡衣衛暗中監視、掌握動向的。”
“在這些方面,繡衣衛日後的職責和過去一樣。”
一番話說出口,劉榮適時止住話頭,給周仁留下了充分的反應和消化時間。
也果然不出劉榮所料——在聽聞繡衣衛,即將迎來正規化、常態化的改制之後,周仁的面容上,只一片說不盡的心安。
事實上,對於繡衣衛未來的走向,不單是繡衣衛內部心慌——就連周仁這個繡衣衛指揮使,也同樣是憂心忡忡。
還是那句話:繡衣衛自上而下,掌握了太多太多關於漢家朝堂中央,乃至於關東宗親諸侯,甚至歷代漢天子的秘聞、秘幸。
隨便一個繡衣衛的探子,都能將大腦裡儲存的諸多秘聞,作為一部完整的野史的內容來源。
這樣的部門,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成為封建帝王棄之如敝履的一次性用品。
故而,在過去這些年,尤其是吳楚亂平,繡衣衛自認為即將被‘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這幾年時間裡,繡衣衛自指揮使周仁以下,都可謂是人心惶惶。
但當劉榮明確提出改造繡衣衛,使其成為一個正規的情報部門,甚至是國家安全部門之後,周仁總算是徹底安下心來。
這就好比一個混在黑道的警方眼線,終於等來了自己夢寐以求,甚至做夢都不敢想的正式編制——總算是上了岸,又如何不熱淚盈眶?
心中最大的石頭落了地,周仁也是花了好一會兒,才勉強調整好了情緒。
而後,便從繡衣衛指揮使的角度,也給出了自己針對繡衣衛改制的意見和看法。
“過去這些年,繡衣衛暴露出來的問題,其實也是不少的。”
“其中最嚴重的一項,便是過去這幾年,繡衣衛上下‘為了查探而查探’——探不出其他有用的情報,便無所不用其極的編排宗親諸侯。”
“雖然基本沒有出現過無中生有、胡編亂造,但聽風就是雨,誇大其詞、言過其實的情況,卻是實在不少。”
“究其因,固然是繡衣衛上下唯恐兔死狗烹,擔心沒了吳楚,繡衣衛就沒有了存在的必要,於是便無所不用其極的,證明自己‘有用’。”
說著,周仁也不由得長呼一口氣,神情略帶蕭瑟的搖頭苦笑一聲。
“日後,這樣的情況固然是要避免的。”
“但未免過猶不及,恐怕陛下,也不能讓繡衣衛上下完全安心。”
“——若無論如何,繡衣衛都安全、都不會被取締,那繡衣衛上下,恐怕就會被慵懶之風所充斥。”
“故而,繡衣衛上下,即不能有‘沒成果就要滅亡’的過度緊迫感,也不能完全沒有緊迫感。”
“其中的度,恐怕還需要陛下好生斟酌……”
周仁一番話,算是正好點中了劉榮心中的擔憂。
——不同於朝堂上,任何一個由官員組成的行政部門,繡衣衛這個情報部門,真的是太過於特殊。
這裡的特殊,不單侷限於權責、工作方向,以及更加複雜的人員構成;
也同樣包含周仁所說的:緊迫感。
作為情報機構,尤其還是上不得檯面的情報機構,繡衣衛在過去這些年的人員流動,顯然不大能保證質量。
真正有本事的人,無論是文韜武略,還是專業對口的情報收集能力,都不可能成為繡衣衛輕而易舉就能獲得的優秀人才。
說白了:要不是身上有點兒毛病,如政治成分不好,又或是履歷不好、有前科之類,誰願意放著正兒八經的其他屬衙不去,跑去繡衣衛做暗探、眼線?
而魚龍混雜的人員構成,讓繡衣衛擁有許多出人意料的情報渠道的同時,又使得繡衣衛的人才隊伍建設,也同樣具備一些尋常部門不存在,或是不大可能出現的奇怪問題。
好比周仁剛才說的:讓他們不安,他們就要亂搞,來證明自己‘有用’;
可若是讓他們太安心,他們又會懶散‘無為’,象徵性打卡上下班,持續性出工不出力。
無為而治四個大字,出現在朝堂上,已經夠讓劉榮感到噁心了。
再出現個以‘無為而治’作為行事準則的情報部門,或者說是國家安全部門,那劉榮怕不是要氣吐血。
所以這個問題,是一定要解決的。
在清楚繡衣衛上下的‘裁員’擔憂後,也要第一時間給他們緊迫感,如績效之類,來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當然,相較於懲罰性質的所謂緊迫感,劉榮還是更傾向於獎勵性質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