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茶,讓部族裡的許多老邁貴族,從鬼門關前撿回了一條命。
總的來說——僅僅只是那一次交易,從漢人商隊手中換下來的一車貨物,就讓整個哲別部,過了足足好幾年的安生日子。
也正是那幾年的安穩發展,讓曾經人口不過千、兵丁不過二百的弱小部族,發展到瞭如今,這個可戰之兵超過千人的~
稍微強大一點的弱小部族。
作為哲別部如今的頭人,貴族心裡很清楚:如果自己把握得好——能換下足夠數量的貨物,並規避掉其餘大部族的覬覦,那這次交易,就是哲別部再次壯大的契機。
而在這樣一場關乎部族興衰存亡的‘大宗貿易’面前,那柄出自秦少府的青銅劍,僅僅只是一個再小不過的小插曲而已……
“我們部的羊羔肉,哪怕是單于庭的貴人們吃了,那也是要誇讚的。”
如是道出一語,貴族手上也不忘忙活,從剛烤好的全羊羔上切下一塊,眉眼含笑的遞到了商賈面前。
商賈也不矯情,伸手接過便是一頓啃——一邊吃,一邊也不忘豎起大拇指,嘟嘟囔囔的誇讚著哲別部的熱情好客,以及羊羔肉的美味。
只是吃著吃著,商賈就好似發覺了什麼般,略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頭;
從懷中,取出一塊布包,將其攤開,露出布包裡那僅僅只有一小撮,卻比雪花都還要更白一些的精鹽。
而後,便在哲別頭人,以及在場所有人貪婪的目光注視下,將滋滋冒油的羊羔肉在精鹽上輕輕沾了沾。
再送到嘴邊吃下,商賈這才流露出一臉享受的神情。
同樣流露享受之色的,自然還有哲別頭人,乃至於在場的每一位哲別部勇士。
——那麼細、那麼白,細到根本沒有結塊,且比美人後背都還要雪白的細鹽!
便是單于庭的貴人們,平日裡都吃不上這麼好的鹽吧?
就算是在漢地,如此細鹽,怕也是漢人的皇帝,才能勉強吃上一點點?
哲別頭人如是想著。
但很快,哲別頭人便打消了詢問此等細鹽價格的念頭。
按照過往的慣例,或者說是草原各部和漢人商隊之間,多年來約定俗成的默契,漢人商隊以‘斤’為單位,尤其是動輒數百斤為單量出售給草原部族的鹽,實際上都是稍微劣質一些的粗鹽。
這樣的粗鹽,整體呈現淡黃色,且大多不是顆粒狀、粉末狀,而是拳頭大小的結塊。
雖然用手輕輕一捏,就能把這樣的結塊輕易掰碎,但放的時間久了,也還是會重新結成塊。
除此之外,雙方也另外有一層默契——像這種能被商隊大批次運出邊關的鹽,大部分會在表面蒙上一層塵土;
待運出邊關,漢人商隊也不會把這層塵土倒出,而是會直接和粗鹽混在一起。
所以這些整體暗黃,且預設會結塊的粗鹽,其實還有一定量的塵土混雜其中。
雙方對此都瞭然於胸,卻也都絕口不提,一切,都在不言中。
至於方才,商賈用來沾烤肉吃的那種雪花細鹽,即便不問,哲別頭人也大概能估算出價值。
——方才那柄青銅劍,大概被商賈折算成了‘一百金’,為哲別部換回了二百斤粗鹽。
換而言之,即便是那等最劣質、最苦澀,會結塊、摻有土的粗鹽,在草原各部和漢人商隊之間的交易價格,都基本是和同等重量的黃金持平的。
別忘了;
二百斤鹽,是哲別頭人強烈要求,才最終爭取來的。
一開始,商賈給出的駕碼,可是隻有五十斤。
若真以五十斤鹽的價格成交——價值百金的青銅劍,最後卻只賣出五十斤鹽的價格,那可就是2:1的金鹽交換比!
金2,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