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朕這一生,如履薄冰> 第382章 雙刃劍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82章 雙刃劍吶~ (1 / 4)

~

想到這裡,劉榮便低下頭,從懷中,拿出了一張明顯才剛著墨不久的白紙。

白紙上,是劉榮根據記憶,從原歷史時間線上,所整理出來的漢三公九卿職務、名稱的演變。

尤其是原歷史時間線上,發生在景、武兩代天子在位時期的演變,被劉榮著重匯總到了一起。

三公,在原歷史時間線上的景、武二朝,幾乎不曾有過變化。

丞相還是百官之首,御史大夫還是亞相。

唯獨太尉,被漢武大帝改為了大司馬,且以衛青、霍去病為先例,允許換了個名字的太尉——大司馬一職,和其他漢家現有的軍職兼任,由一人擔任。

比如長平烈侯衛青,便曾做過大司馬大將軍;

冠軍景恆侯霍去病,也做過大司馬驃騎將軍。

總的來說,變化不大——僅僅只是太尉換了個名字叫大司馬,本質上依舊是太尉的地位、規格和權柄。

倒是九卿層面,在歷史上的景、武二朝,出現了較多變動。

首先是景帝一朝,在吳楚七國之亂平定之後,出於削弱地方郡縣、集權中央的考慮,出臺了一系列針對官職名稱、權責的修改方案。

比如:改郡守為太守,改郡尉為都尉。

——前者從過去的‘一郡之守’,變成了為中央牧民的地方長官;

後者從原本的一郡兵馬之主將,降格成了和軍中都尉、將軍一般無二軍事職務。

又比如:改王太子為王世子,改公子為王子——旨在區分皇室子弟和諸侯子弟,使公子、皇子、太子等稱呼,自此成為皇室專用,而非皇室、諸侯公用。

再有,便是朝堂內部,尤其是九卿層面,也出現了很多改動。

好比眼下,劉榮至今都還覺得不大習慣,聽著極其彆扭、奇怪的:改廷尉為大理。

再比如,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僅僅只是換了個字面稱呼,以‘復古稱’的:改奉常為太常。

還有原本打算改,卻還沒來得及改的:改典客為大行。

這三項當中的前兩項,在劉榮如今所身處的這個時間線,都已經實現了。

雖然不是孝景皇帝親手做的,卻也是劉榮遵循先帝意志,為亡父了卻了心願。

除此二者,餘下的內史、少府、衛尉、宗正、郎中令、典客、太僕,在景帝一朝倒是倖免於難。

但到了原歷史時間線上的武帝一朝,九卿卻是被改了個天翻地覆。

——郎中令改為:光祿勳;

——宗正改為:宗伯;

——原本的典客、被孝景皇帝改名後的大行,再度更改為:大鴻臚;

——將大理改回:廷尉;

而後,便是最為關鍵的一項——按地理位置,拆分內史為:右扶風、左馮翊、京兆尹,各秩二千石,皆非九卿。

原為內史下轄單位的中尉被分離出來,稱:執金吾;

再將原內史下轄,負責農業事務的大農令更名為:大司農,並頂替原屬於內史的九卿席位……

至此,改造完成。

在景帝之前,漢九卿分別為:內史、少府、太僕、廷尉、衛尉、典客、奉常、宗正、郎中令。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