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朕這一生,如履薄冰> 第373章 真這麼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73章 真這麼搞? (1 / 4)

事實上,儒家學說傳承到現在這個時間節點,學派內部也不可避免的開始產生不同的觀點,或者說是分歧。

——以魯儒為代表的極端保守派認為,祖師孔夫子做過的每一件事、說過的每一句話,都是需要嚴格遵守、極力效仿的金科玉律!

儒家子弟不單要遵守、效仿,而且還得是發自內心的認同併為之自豪。

非但儒生們自己不能質疑,當有外人,即非儒家子弟者質疑這一切的時候,還要站出來維護孔聖,為先賢正名。

正所謂:物極必反。

任何事做到極致,往往都會因為沾上‘極端’二字而變了味道。

故而,在魯儒為代表的極端保守派,與秦亡漢興之際愈發強勢,在儒家內部掌握的話語權越來越重的同時,‘異端’也開始隨之顯現。

最開始,是以叔孫通為代表的‘新儒’,主張‘與時變化’。

在叔孫通這一派的儒生看來,世間萬物,其實都是在不斷變化的。

社會在進步,文明在發展,自然,思想也應該與時俱進,而不是故步自封。

對於魯儒一派的極端保守主義,叔孫通堅決秉持批判態度,並以身作則,為天下儒生上演了一出‘如何發展出適合劉漢天下的新儒家’的好戲。

只可惜,叔孫通人微言輕,勢單力薄;

叔孫通在時,有太祖高皇帝劉邦在背後撐腰,以叔孫通為代表的‘新儒’一派,也曾一度在儒家內部,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有奶便是娘嘛!

人家天子劉邦,見著魯儒就氣不打一處來,又是把人踹臭水溝裡,又是在人帽子裡撒尿,還動不動來一句‘高陽酒徒’之類的陰陽怪氣磕磣人。

遍觀天下,也就叔孫通那個異類,能以儒生的身份事侍天子左右。

正所謂: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為了個人、學派,乃至於國家、民族的未來,儒家各派即便再怎麼不齒於叔孫通毫無原則、毫無底線的學術改造,也還是在不同程度上,為叔孫通這顆漢室權利決策層中心的儒家獨苗,給予了一定的支援和尊重。

但在叔孫通病故,‘新儒’一派失去領袖,又沒了太祖高皇帝作為靠山,甚至還出了一個看似好儒,實則沒有半點權柄的孝惠皇帝,原本展露出‘向新儒靠攏’之趨勢的儒家,內部再次亂成了一鍋粥。

——魯儒們還是老樣子,鼻孔朝天,心高氣傲,坐等皇帝老子來求他們,請他們教教自己‘怎麼做個好皇帝’。

分散於其他地方的各派,如齊儒、楚儒、趙儒等,則一邊不齒於魯儒的傲慢,一邊又拿不出自家像樣的核心思想綱領。

這樣的狀況一直維持到太宗孝文皇帝年間,才隨著一個曠古奇才橫空出世,而出現了轉機。

——是從北平侯張蒼,被拜為博士的賈誼賈長沙,成為了儒家一致認同的新星!

雖然魯儒們還是一副‘坐等賈生前來求教’的傲慢態度,但其他各派系分支,卻基本都從那時開始,逐步朝著張蒼、賈誼為代表的‘春秋儒’方向靠攏。

而《春秋》,又是儒家經典當中,少有的不講大道理,不說空話大話,只給你擺事實講依據,拿歷史當故事,以事教人的方式教你哲理的一部著作。

故而,這幾十年《春秋》研究下來,儒家整體的學術氛圍,也從早起的過度著重禮制,逐漸朝著現實主義的角度邁進。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兒!

一本《春秋》,雖不足以道盡人世間的道理,卻也為太過側重理論、太過忽視現實的儒生們,提供了難能可貴的現實視角。

久而久之,年輕一代——尤其是顏異這一輩的年輕人,便逐漸發現問題所在了。

——按照孔夫子的教誨,我儒家所提倡的,本該是‘以禮治國’的宗周;

儒家本該提倡復井田、行分封,讓一切都回到八百年前,周天子統治華夏的模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