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漢家再牛逼,還能牛的過匈奴?
嘿!
就知道欺軟怕硬,有本事去草原,找匈奴人打啊!
有本事你別走!
我匈奴大哥,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要從背後捅你腰子了!
到時候,看是我求你退兵,還是你求我放你回去……
可若是反過來,像如今這般,拿匈奴人先開刀,一切就都會變得十分簡單。
——匈奴牛逼是不?
——我給他揍了!
——非但揍了,還揍得連他媽都認不出來,趕去歐洲做勞什子上帝之鞭了!
咋?
諸位還有什麼話,要跟我漢某人說?
可以說匈奴,就等於這個時代,擺在漢家面前的唯一boss;
其餘的小趴菜,無論是南方百越,還是朝鮮半島,亦或是西南百夷、西域列國,都不過是這個boss附屬的小怪。
只要boss倒了,這些小怪根本用不著漢家動手,自然而然就會軟軟的跪下來,成為漢家隨意蹂躪的橡皮泥。
劉榮敢打包票!
當漢軍攻破龍城,徹底踏碎匈奴人在幕南的統治,達成‘幕南無王廷’的成就時,南越趙佗即便再怎麼不甘心,也會第一時間上書長安,請求內附!
因為趙佗一定會感知到:幕南無王廷之後,漢家的首要戰略目標,就會成為嶺南的百越之首。
所以,劉榮從即位那一日起,思路就十分清晰——就是要幹匈奴!
乾死匈奴,能解決如今漢室一多半的問題!
而整個乾死匈奴的過程,在劉榮原本的預想中,大致分為四步。
第一步:打一仗,讓匈奴人攻不進漢家的土地,讓朝堂內外樹立起信心。
這一步,年初的北地朝那一戰,算是基本達成目標。
第二步,便是謀奪河套。
歷代先祖、三皇五帝庇佑——這一步目標,也即將在肉眼可見的未來成為現實。
第三步,則是發動河西戰役,奪取河西地區,打通中原與西域的通道,為第四步——合西域、烏孫之力,合圍匈奴的偉大戰略目標做準備。
只是在劉榮原本的設想中,這第三、第四步,都需要‘那二位’來操刀;
甚至就連第二步:謀奪河套,也是劉榮為了換取戰略空間,為‘那二位’爭取足夠的發育時間,而做出的決斷……
“要不要等呢……”
“要不要,再等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