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意氣風發,要和匈奴單于冒頓好生較量一番,卻落得個白登之圍,險些命喪白登山,劉邦自然是滿肚窩火。
剛好就碰到趙王張敖接待自己,劉邦自然是想都沒想,就把火氣都撒在了女婿:趙王張敖身上。
照理來說,作為漢天子,對一個諸侯——尤其還是具備開國元勳成份的異姓諸侯動輒打、罵,劉邦多少是有些過火了;
但考慮到彼時的張敖,不單是漢家的趙王,同時也是魯元主劉樂的丈夫、劉邦的女婿,被心情不好的老丈人掛落一頓,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女婿就是半個兒啊!
我就算不是你親爹,也是你半個爹;
心情不好,吊你一頓怎麼了?
委屈你了?
張敖顯然對此有著清晰的認知,便也沒將老丈人劉邦的宣洩當回事兒;
只如侍奉老父親般,小心伺候著劉邦,直到劉邦再度起駕,離開趙都邯鄲。
可問題就出在這裡了。
——張敖沒把劉邦的‘折辱’當回事兒,作為趙國相的貫高,卻莫名生出了‘主辱臣死’的共情!
於是,為了報答自家大王的知遇之恩,同時也是為了給張敖‘報仇’,貫高一咬牙一跺腳,做了一個大決定:刺殺劉邦!
說是刺殺,整個方案的制定以及實施,卻草率的如同兒戲。
得知劉邦離開邯鄲之後,並沒有直接離開趙國境內,而是要繼續留一段時日,以肅清叛逃匈奴的韓王信逆黨,貫高當即計上心頭;
先是以趙國相的身份,邀請途徑柏人縣的劉邦,到縣館居住。
然後……
咳咳;
然後,貫高就把召集來的刺客,給藏進了這處縣館的舍壁之中。
這就好比你在房間的衣櫃裡藏了個刺客,然後把目標請到這個房間裡。
劉邦雖然不知道貫高的圖謀,卻也陰差陽錯的表示:柏人縣?
柏人,不就是受迫於人嗎?
朕才剛在白登山打了個窩囊仗,還去這麼個受迫於人的窩囊地兒作甚?
於是,貫高行刺失敗,並在之後不久被仇家高發……
怎麼說呢~
就很兒戲。
貫高堂堂趙國相,卻像是個義憤填膺的憤青般,莫名其妙恨上了劉邦,要行刺天子聖駕;
然後又兒戲般的佈置了一場刺殺,並被劉邦以兒戲般的理由僥倖躲過。
最終,貫高也兒戲般被告發,並被逮捕歸案……
在最開始,聽說這件發生在漢人地界的‘大案’時,軍臣的世界觀,差點就崩塌了。 不是因為這件大案,裡裡外外都透露出‘兒戲’二字;
而是這樣的事,居然能被漢人稱之為‘大案’!
這漢人,也太沒見識、太沒見過世面了吧?
要知道在匈奴單于庭,殺手成功進入單于王帳、兇器成功逼近單于三步之內的刺殺,一年就會發生好幾起!
至於那些剛鬧起來就被鎮壓,又或是包圍了王帳,卻沒能踏足王帳內的,更是不知道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