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選,從利益的角度上來講,可謂是一目瞭然。
但劉榮今日的表態,顯然表明這件事,在劉榮眼中,並非是可以單純出於利益立場去看待的……
“那也不行!”
“——朕受命於天,代天牧民,治下子民辛勤勞作所得之糧稅,怎可與胡蠻為虎作倀?”
“絕不!”
“朕,絕不和親!!!”
···
“花錢怎麼了?”
“——不用國庫管!”
“凡戰事耗費,皆出少府內帑!”
“朕寧願花萬萬錢——寧願每年都花上數以萬萬錢,買我漢家之民膝蓋不軟,脊樑不彎!!!”
御榻之上,劉榮負手而立,滿含盛怒的發出這一聲宣示;
旋即便面帶激昂之色,望向少府石奮所在的方向。
“少府?”
被這個情緒狀態的劉榮點到,石奮也不遲鈍了——當即便出身一拱手:“稟陛下。”
“臣與少府,又朝中諸公核算:此番,車騎將軍部將士五萬餘,若能在春三月錢班師,軍糧、輜重用度,及戰後的賞賜、撫卹耗費,便不會超過至多十萬萬錢。”
“而今少府……”
說到這裡,石奮稍有些遲疑的看了看左右,又略帶祈求的抬頭望向劉榮。
見劉榮毫不遲疑的對自己點下頭,石奮也只得恭順道:“如今少府內帑所存錢、糧,還能支撐這樣的戰爭,約莫四十餘次……”
嘶~~~~
石奮話音剛落,殿內百官公卿頓時齊吸一口涼氣,愣是把宣室殿都弄熱了三二分。
而石奮寥寥數語,所透露出的資訊量,卻是在無數人心中,都掀起了驚濤駭浪。
——四十餘次!
像這種耗費十萬萬錢左右的戰爭,少府內帑還能支撐起碼四十次!
這豈不是說,少府內帑如今的庫存,總價值高達四百萬萬錢?!
四百萬萬錢……
什麼概念?
託當今劉榮的福,如今漢家,粟作價三十錢左右每石。
就這,還是劉榮法外開恩,給糧商們留了點牟利空間的價格。
若劉榮鐵了心,二十七八錢,乃至二四十五錢每石的價格,也完全不會違背如今漢家糧食市場的供需關係。
而今漢家,將長城以南、五嶺以北,西南夷以東、東海以西的所有百姓民加在一起,大致是兩千七、八百萬——將近三千萬口。
這不到三千萬人每年的口糧消耗,大致在七萬萬石粟,總價值二百一十萬萬錢上下。
換而言之:如今少府內帑的庫存,能養全天下人——養三千萬人口兩年飽腹……
“怎就是少府內帑呢?”
“為何,就不是相府國庫呢……”
一時間,無數人捶胸頓足,恨不能身具通天之能,將少府那總價值四百萬萬錢的錢糧物資,神不知鬼不覺的劃入國庫賬下。
原因很簡單;
——國庫,作為丞相府掌控下的國家資金儲備庫,其內儲存的每一枚銅錢,都可以,也必須用到公務之上。
如修個路、造個橋,又或是挖個渠、平個山,乃至於官員俸祿,都是取自國庫。
簡而言之,國庫是外朝的錢,天子雖然不至於無權過問,卻也無法阻止外朝將國庫裡的錢,用到合理的政務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