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那些個混小子,一年到頭就那麼千八百石的俸祿,俺們幾個老東西能頓頓吃上湯麵、麥餅,就已然是祖墳冒了青煙。”
“也就是陛下,三不五時頒詔大哺,又是賜爵,又是賜酒肉布帛,俺們才能沾上那麼點葷腥。”
“若不然,怕是到了蹬腿兒嘍,俺們都吃不上三牲血食,沾不上葷腥咧~”
對於天子啟明顯有些不符合自身身份的戲謔發問,老農們也是一副吊兒郎當的模樣,連身子都沒從身後的老樹根下抬起分毫;
就好像此刻,坐在他們不遠處的,並非是漢家的天子和儲君,而是他們親眼看著,甚至是手把手拉扯長大的後生晚輩!
天子啟的反應,也和老農們大差不差——一副笑意盈盈的模樣,絲毫看不出半點穆穆天子之容,反倒像是個來農家樂度假的土財主;
老農們隨口兩句話,當即就讓這位天下第一號土財主笑的見牙不見眼,完全看不出半點天子威儀。
眼前這幅場景,無疑是讓劉榮驚掉了下巴。
驚詫之餘,也不忘從老爺子和老農們僅有的幾句交談當中,迅速提煉出重要資訊。
——家裡的混小子,‘也就’千八百石的俸祿!
這意味著此刻,正同天子啟談笑風生的老農們,不單自身是老兵、是天子啟潛邸時期的親衛,就連他們家中的子侄後代,如今也同樣是官身。
具體多大的官,也不難猜。
如今長安,三公九卿加在一起,滿共十一位‘中二千石’及以上級別的高官(太尉不常設);
自中二千石往下,便是丞相長吏、御史中丞,中尉、中郎將、備盜賊都尉,以及長樂、未央各宮門衛,南、北兩軍將校等——共計不超過八十人,在比二千石、二千石、真二千石之列。
換而言之:整個長安中樞,通俗意義上的‘二千石’,頂破天去也不過百。
再往下,便是千石了。
三公丞令,九卿監令、副手,以及有司屬衙主官長吏,南北兩軍中層將官,宮中郎官、中郎群體,便屬於千石之列。
但這裡的千石,僅僅只是‘千石’的級別,實際俸祿卻是按照千石、比千石,各為年俸九百六十石、七百二十石不等。
‘千八百石’,幾乎可以直接理解為:這些老農家中子侄,是千石,而非‘比千石’。
看上去只差半級,但只要瞭解如今漢家的官職,便不難知道:千石,意味著不是九卿衙門的副手,便是隸屬九卿的部門主官;
而比千石,卻是連一個像樣點的部門長吏都夠不到——要知道漢家如今,稍微大一點的縣,縣令都得是千石!
比千石,放到那些稍微大點的縣,連縣令都做不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做個縣尉。
再結合老農們‘潛邸老兵’的身份,他們家中,那些年俸‘不過千八百石’的子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
——不是宮裡的禁中郎官,便是南北兩軍的中層將官!
再反過來看:單只是個‘潛邸老兵’——尤其還是退役的太子親衛的身份,便能將子侄後人託到千石以上的位置,這些老農的身份、與天子啟之間的關係,恐怕也絕非劉榮此刻所目睹的這麼簡單。
天子啟接下來的話,也無疑印證了劉榮的猜測。
“過來,見見叔伯們。”
天子啟輕飄飄一語,卻惹得劉榮心下大震!
不動聲色的走上前去,乖乖拱起手,又不知該如何稱呼;
才剛講試探的目光移向身旁,便見天子啟滿是灑然的笑著一仰身。
“瘸腿那個,你李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