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漢家於上林苑設立的第一座太子私苑,思賢苑對漢家日後的太子儲君,無疑是具有極其重要的榜樣效應。
旁的不說:單就是現在,劉榮博望苑內部的程設,便幾乎是完全照搬天子啟的思賢苑。
——劉榮的博望苑,以一處太子行宮,或者說是太子‘別居’為中心,向四面八方擴散出各類建築區;
如秘密作坊:魯班苑;
演武之地:校場;
又比如劉榮專門建造出來,用於收容英烈後人,供這些英烈遺孤學習、生活的區域等等。
而天子啟的思賢苑,也是類似的佈局——以太子行宮為核心,向四方擴散出一片片用途各異的建築區。
只是比起劉榮這動輒魯班苑、校場,又或是收容英烈遺孤的‘福利院’,天子啟的思賢苑,作用相對更純粹一些。
——早在當年,下令設立上林思賢苑的時候,先帝就已經給出定論:思賢苑,是供太子儲君招待賓客、結交天下豪傑,並安置那些短期內不便安排職務的門客、屬從的地方。
思賢苑這個名字,也正是由此而來。
曾幾何時,太子啟的思賢苑,也可謂是人頭攢動;
不知有多少地方郡縣的青年才俊,帶著滿腔抱負來到長安,用盡自己畢生,乃至家族世世代代積攢下的人脈,才得以踏足思賢苑之內,成為太子啟的編外儲備幹部。
只不過,時移境遷,滄海桑田。
過去了這麼長時間——哪怕是從‘太子啟’變成‘天子啟’開始算,也已經過去了六年多時間。
如今的思賢苑,已經見不到那些空有滿腔抱負,卻始終得不到天子啟重用,故而鬱鬱寡歡的郡國才俊了。
早在天子啟承繼大統,並在長達一年的時間內,依舊沒有從思賢苑呼叫幾個‘門客’的時候,思賢苑內的郡國‘名士’們,就已經心灰意冷的整點起行囊,渾渾噩噩的回到了各自的家鄉。
現在,思賢苑只有本就佃租於此,且明顯有些賴著不想走的佃農;
再有,便是曾隸屬於天子啟的太子親衛,卻又因種種原因而卸甲還鄉,于思賢苑佃租農田度日的老兵。
這些老兵,是天子啟的私兵。
而且是原始股!
劉榮原以為,天子啟對這些老兵、對這些潛邸心腹不聞不問,是因為天子啟刻薄寡恩;
卻不曾想:直到這一日——直到天子啟莫名其妙的跟著劉榮,前後腳也來到了上林苑,劉榮才終於意識到老爹天子啟,似乎並非自己認知中的、純粹‘刻薄寡恩’的帝王。
至少天子啟的‘刻薄寡恩’,很少會用在錯的地方……
“今年收成還不錯?”
“看你們這幾個老不死的,一個個油光滿面——家中兒孫,當是沒少孝敬酒、肉之類?”
上林思賢苑,太子行宮外不遠處,一片明顯有些特殊的田野邊沿。
三五老兵,或者說老農,正一臉愜意的躺靠在老樹根下,完全沒有因為天子、太子當面,而流露出哪怕半點惶恐之一。
對此,天子啟顯然也是習以為常,只大咧咧走上前,滿不在乎的在田埂上一屁股坐下來;
開口發出一問,卻是惹得一旁的劉榮面色不由一滯。
——劉榮,已經有段日子,沒從老爺子臉上,見到如此純粹、純粹到不摻雜絲毫虛偽的純真笑意了。
“嗨~”
“哪來的什麼酒啊,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