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4章 兒行千里 (1 / 6)

後世有一種說法。

——秦的滅亡,不是因為其制度不夠先進,反而恰恰是太過於先進,以至於枉顧了時代背景;

沒有足夠的社會基礎和時間積累,以及循序漸進的過程,過於先進的體系、制度,以及‘一步到位’式的核心執政思想,讓華夏第一個統一政權:秦,成了拔地而起的空中樓閣。

足夠絢麗,卻也堪稱‘虛浮’。

始皇在,自是憑藉個人威望,將這個空中樓閣給憑空託舉了起來。

但始皇崩,這個名為‘秦’的空中樓閣,便也就此跌落而下,土崩瓦解。

對於這個說法,劉榮還是比較認可的。

在劉榮看來,劉漢在秦的基礎上,將許多跨越時代‘一整步’的制度、體系,往後稍退了半步;

如此一來,只領先時代‘半步’的漢律、漢制,便達到了既足夠先進,又不超脫於時代背景的程度,恰到好處。

故而,劉榮很清楚的知道:許多時候,制度,並不是越先進越好。

除了先進之外,還要講究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並紮根於時代、符合時代背景和社會風氣,以免政策、制度水土不服。

就拿如今漢家來說:在後世人看來極度落後、極度不合理的二元制整體,卻是當下最為先進,同時又最適合這個時代的產物。

在這個時代,劉榮冷不丁喊出來一句‘後宮不得干政’,無論是有理有據,還是隨口喊了個口號,都完全可以被納入‘胡言亂語’的範疇。

——後宮不得干政?

——在漢家?

笑話!

在如今漢家,太后掌政,那可不叫‘干政’,而是叫臨朝稱制!

連後世那欲蓋彌彰的‘垂簾聽政’都沒有,直接就是臨朝稱制!

至於其餘的出入稱警、行文用制,口稱:朕、亡稱:崩,更是無時不刻在提醒著世人:天子是君,太后,也是君!

考慮到太后和天子之間,必然會存在的母子關係,太后這個‘君’,地位甚至在天子之上!

在這個時代,你說後宮不得干政?

如果這是一場辯論,你的對手恐怕就要持‘天子不得臨朝’的論點了。

漢家是太后、皇帝二元執政,你說太后不能掌權,那我持對立立場,就說皇帝不能臨朝咯?

有什麼問題?

所以,劉榮在過去,從不曾有哪怕一個字,提起過關於‘後宮不得干政’的話題。

因為劉榮很清楚:這個話題,不單會得罪太后、太皇太后還有皇后,乃至她們各自的母族外戚,甚至可能連皇帝、連皇帝老爹,也一併得罪進去。

二元執政,是漢家特有的秩序。

改變它,等同於破壞固有的秩序,而後構建一個新秩序。

而封建時代的第一要務,永遠都是個‘穩’字。

除非秩序帶來了混亂,急需構建起新的秩序,否則,封建時代的掌權者,是不會在乎這個新秩序的好壞的。

——你這個新秩序,可能好,可能壞;

但我這舊有的秩序,至少也‘不差’。

對封建時代而言,很多時候,‘不差’便足矣;

‘不差’,就意味著不需要再冒‘不穩’的風險,去尋求‘更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